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_1200字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1200字

爱的因与缘(上)

村上春树说道:“读欧文的书会上瘾,他的读者都变成了瘾君子。”约翰•欧文在《独居的一年》中呈现出了这样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爱欲与成长的故事,让你大笑出声,也让你默默流泪,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在这里,此篇是玛丽恩与埃迪片段的再现,他们呈现出了母爱到爱之间的转变,荷尔蒙之爱到爱的转变,可是,谁又能分得清楚具体的界限在哪里呢?它们又是如何的转变的呢?

灯罩确属不称职,两头是开口的,起不到什么想要遮蔽下部裸体的作用,四岁的露丝也许早就看到了不该看的,可也不会明白那是什么东西,会有什么用。这个不称职的灯罩的场景却在滑稽中消除了尴尬,而“别叫啦,亲爱的,不就是埃迪和我嘛,快回去睡觉吧。”这句更是轻松口吻叙述一件极其平常之事似的,不耐烦,扫兴等心态。然后文结局的此句却又有点让人如释重负之感,终于在一起了。一句寻常话语却有如此的魅力呀,后述其因,埃迪是作家特德的暑假工助理,恰遇特德为争取女儿露丝抚养权的精心策划:年轻小伙若能和其妻子—玛丽恩上床,自己便可借机离婚,并且在离婚时争取抚养权便有了一定的优势。孰知,妻子更胜一筹,在拥有两个孩子之时便有些受不了丈夫对于女人堆里的过分留恋,在遭遇车祸后失去两个儿子(托马斯和蒂莫西)更坚定了要离婚的想法。

而埃迪的到来无疑是慈母对孩子的关爱有了寄托,看着埃迪的大小和失去的孩子是差不多大的,想必儿子们大概也会拥有同样的需求和未尝试过的乐趣。正是这样,当在某天的清晨发现埃迪自慰,一段对话后,玛丽恩知道了她是埃迪自慰的假象对象并且这个孩子已然爱上了自己。严肃的告诉他:“别爱我,只想着我的衣服就好了,衣服不会伤害你。”玛丽恩很乐意的把初次见面时穿的那件粉红色毛衣送给埃迪,这是他说最喜欢的她的衣服,埃迪是坦诚的。这是初次的对埃迪在性与爱上的关怀,既严肃又支持。

不久,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有了悄然的转变,埃迪有天夜晚回家却发现自己散乱的衣服已叠好,床铺还被铺得好好的。显然是玛丽恩为埃迪所做的这些,全都是一个母亲为孩子所做的事情,可以想象的出,玛丽恩在做这些事时,心情必是非常的愉悦。更有甚时,有天早晨,埃迪走进卧室,第一眼看过去,他还以为玛丽恩本人躺在床上,结果却发现不过是摆着她的粉红羊绒开衫及其它的道具—完全用衣服做成的假人,其具体的场景布置全都是他最喜欢的位置。进一步的表达了对埃迪的爱,不过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想要给予的爱(也许会有点调皮的味道,这爱是轻松的);而埃迪呢,许是荷尔蒙的爆发产生的爱,生理的渴求直接决定了爱与思想的萌芽。在每一个男性都会经历的青春期尤为明显,这是错吗?那就等荷尔蒙浓度在时间的推移中下降之后再说吧(然而时间却沉淀了整整三十七年,似乎那个叫做荷尔蒙的物质已深深地融到了血肉里,再也没法消散了—除非死亡)!

(注:包含作者原文及某些读者的随笔)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