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_1200字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1200字

《沉睡的人鱼之家》-东野圭吾。

230. 2018.08.07

三年前就被医生认为是“极有可能脑死”的播磨瑞穗,在父母主要是母亲的坚持下,借助先进的电子技术以闭着眼像睡着一样的姿态又“存在”(或者该用“活”?)了三年,在各方质疑瑞穗不过是熏子为了自我满足的工具声中坚持了三年熏子,直到清楚的感觉到瑞穗和自己的告别,才真正的认定女儿的死亡,那是3月31日凌晨3点22分。

在瑞穗溺水之后醒不过来的这段时间里,她对于母亲熏子,是不是还是那个可爱的女儿,对于播磨和昌是不是还是那个已经有些疏远的来不及陪伴就长大的孩子,对于弟弟生人是不是真的只是睡着了随时会醒过来的姐姐,对于表妹若叶和外婆千鹤子是不是仅仅只是愧疚的对象?我不是当事人,我就只有靠猜想。

其实瑞穗的存在真的只能算是特例。

一、播磨家有钱,这决定了他们有能力支付瑞穗的治疗或者说是维持的费用。比如说同样出现在故事中的雪乃,她需要的是心脏,可是去美国的费用要2亿6千万日元,如果她家二话不说随手一甩就是5个亿的话,去美国的日期就是可以提前,或许还没到发病时间,就已经在美国找到了捐赠者且恰好手术成功了。

二、播磨科技恰巧就是研究关于如何使用电子产品代替脑细胞给脊髓发出动作指令类的方面,这让熏子和和昌有机会接触到ABIS等装置;而且有星野佑也不论出于什么目的,他在不断地研究新的“技能”。假设没有播磨科技的基础,那瑞穗就要一直带人工呼吸器,不能靠磁力装置运动身体的肌肉,那就不能随时看到她的整个面部,随之而来的整个内脏系统的状态肯定也不会像本文中一样保持的那么好,瑞穗的坚持时间就会缩短。

三、最重要的事熏子和和昌都没有放弃瑞穗。在外人看来很是疯狂的熏子得到了和昌的理解,虽说也产生过质疑,可最终还是信任胜利了。这份信任也是包含了对于女儿还活着的深深的信念不是吗?如果在最初确定要捐赠器官,即将进行脑死判定的时候他们对于瑞穗的手动了一下或者说是感觉动了一下这件事儿没有那么在意,依旧进行脑死判定,那这书可能就不存在了。

发现好多词汇,但我们却每天挂在嘴边,却很难解释。比如“爱”“喜欢”“活着”“死亡”“有意义”“正能量”,谁又能确切的说xxx就是爱/喜欢、就是活着/死亡、就是有意义呢?

什么是死亡?百度百科说死亡是两个概念:“死亡指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哲学上说,死亡是生命(或者事物件)系统所有的本来的维持其存在(存活)属性的丧失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的终止。”是生物学上的死亡和哲学上的死亡。可是对于我们真真切切的人来说呢?对于躺在床上被说是已经死亡的人来说呢?是没有呼吸了就被判定了吗?我没有研究,我不是权威,我不知道。可我也并不觉得熏子做的有错或者医生做的就对,像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说着这是轮回,是因果,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羁绊,如果熏子就是可以明显感受到瑞穗的存在,那她就是活着的。当心脏被装在宗吾身上时,被判定为脑死的瑞穗的心脏不是还在跳动吗?那么,究竟是谁在定义死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