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欢乐颂作者阿耐代表作》读后感1200字
故事从1978年说起,那时,刚刚从部队转业回村的雷东宝正愁家里拿什么买米,刚刚在恢复高考第一年考取全省第一的宋运辉正因家庭成分不好被卡着章,还有后来扛着扁担卖馒头的杨巡大约正处于失去父亲的痛苦中。长长7000页的小说,就是围绕这三个人的奋斗史展开的。
这三个人,代表的是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三类主体:国有、集体、私营。
国有体制内的宋运辉走的是非常正统的奋斗之路:考大学、成为佼佼者,到了大国营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将其能学习、会读书的聪明脑袋发挥到了极致。牢牢站稳了企业内的关键技术岗位,成为知识化、年轻化干部的杰出代表。而通过看这个兼具官和商两重特性的身份的角色起落,读者看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大国企是多么冗繁而脆弱,背了多少包袱,担着多少内耗,又是因缺乏知识、竞争和开放而多么落后。同时也看到一个想要做事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经历怎样的钩心斗角,以至于忘记自己的理想。因此,宋运辉永远老成、冷静、寡淡。
雷东宝简直就是前30年农村集体经济带头人的典型模样:勇敢、直接、家长制。那是一个知识真空整整十年后的农村,一个被“大锅饭”磨平所有热情的农村。转业回家的雷东宝没有工作,吃不饱饭,跟所有小雷家的年轻男性一样找不到老婆。百废待兴的一纸曙光,雷东宝并没有琢磨透文件的意思,单纯以“先干了再说”做起了砖厂、搞起了承包制。砖厂的出产在统购统销造成的供求失衡中,迅速找到了市场。小雷家村也因此,从砖块衍生出建筑队、预制品厂、猪厂。期间,还因为一家国企造员工宿舍,拿电线生产设备抵工程款发展起了电线厂。能人能抓住时势,时势能造就英雄,在一片兴旺之上的人很容易迷失,忘记是个体和环境的共同造就方有当下的花团锦簇。如所有有些本事但本事不够大的人一样,雷东宝开始刚愎自用,低效生产大幅扩张模式将小雷家村连同自己,都拖向深渊……
杨巡具备所有个体经营者的素质:努力、圆滑、灵活、能吃苦、反映快、长袖善舞,以及算计。这个从小便肩负着一家的生计,放弃学业挑着馒头翻过一个个山头一家家赔笑脸的男孩,跟着老乡到举目无亲的东北打拼,又来到沿海做个体户,最终成为资产千万的私营主。人生伴随着努力、摔倒、打趴下、再站起来周而复始的循环,用“打不死的小强”来形容丝毫不过分。因为是与参天大树一起争阳光,因为是国有集体吃剩下才轮到自己,他们似乎天然带着“原罪”,也合理地应该有“原罪”。
这三种所有制所代表的三个人,又因为各种机缘交织在一起,个人的奋斗、时代的造就、命运的起》伏……个人认为这是看到目前为止阿耐最好的一部作品,尽管有《欢乐颂》《都挺好》这样的口碑收视双收剧珠玉在前,这部《大江大河》依然更显出色,人特出彩之余还有一股磅礴之气。非常期待电视剧下部的上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江东去:欢乐颂作者阿耐代表作》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