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读后感1000字
囫囵吞枣地读完,80%内容没理解,理解的也只是个大框。这本书更多的是一个资深人士对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比较个人的看法,比较适合对国内金融环境、互联网金融有一定见解的人看,对互联网金融的小白来说,有点虐。虽然作为一个银行从业者,经常在开会、文件中听到互联网金融,天天新常态下熏陶,以为挺明白的,其实之前互联网金融对于我,只是融e购P2P的代名词,甚至支付宝都没有进到范围内,现在看,融e购也就是金融企业利用互联网手段办的电商平台,除了销售理财产品可以勉强算作以渠道为特征的金融产品销售,根本算不上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充其量也就是个金融互联网。不过看完这本书,对互联网金融印象不那么模糊了。说几个挺颠覆我的点吧:
1、没想到国内如火如荼、让银行业甚至闻风丧胆的互联网金融,在国外居然没什么人问津,P2P、支付中介在国外都没太多市场,国内不那么自由的金融环境却反而造就了这么多雨后春笋般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跃跃欲试,从这一点看,我觉得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2、在看这本书的同时听了一期吴晓波频道,吴老师说20年后就没有银行了,虽然听着觉得有点夸张,着实冒了点冷汗。看完书后觉得这个说法对银行来说悲观了,虽然以帮助实现资金转移为特征的互联网支付工具和以渠道为特征的金融产品销售确实会、而且已经对银行业的相应业务有了很大的冲击,虽然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去中介化,但我相信互联网改变了中介的运行模式,但不会让中介消失。互联网企业和传统银行的竞争是一场非对称战争,谁也无法进入对方核心业务领域作战,所以我看好互联网金融,也支持传统银行创新发展,哈哈。
3、作者认为金融机构要向互联网学习“用户至上”的思维他不认可,因为互联网要服务所有人,而金融机构不可能把所有人都作为目标客户,这点倒是和我们经常说的国有银行更多的是在履行社会责任而不是赚钱相吻合,国有银行无法舍弃没有价值的个人客户,未来随着客户到店率的降低是不是该改改了。
4、常见的金融模式无非是四种:借屌丝的钱给高富帅,借高富帅的钱给高富帅,借屌丝的钱给屌丝,借高富帅的钱给屌丝。作者觉得留给互联网金融的只剩屌丝vs屌丝模式,而他又觉得高富帅金融才是正道。既看好又不时撅两脚,还“对互联网金融说了12个字——理论大于实践、噱头大于实质”,原来我心中的高富帅也变得屌丝不少呢,确切的说互联网金融暂时影响不到传统银行,哦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