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_1200字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1200字

看这本书时,我总不自觉地将它同《牛虻》进行比较,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后者。汤姆一书,讲述的是在奴隶制度下黑奴的解放故事(虽然书到最后也没有解放);牛虻一书,讲述的则是意大利共产党的青年战士为了解放国家而进行斗争的故事。汤姆中所塑造的人物,总让我觉得单薄,他们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归为善和恶两类人,虽然期间也有个别处于中间地段的角色(如汤姆昔日的东家),但人物形象依旧不够鲜明。作为善的代表,汤姆虽然具有忠诚善良勤劳坚毅等美好品质,但也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顺从,换句话说,他在妥协,他没有充分的反抗精神,他只能把自己的自由寄托于旧日的东家和上帝,而对上帝的信仰也在不断强化他的妥协。书中的卡西夫人虽具有反抗意识,质疑上帝的存在并决心与奴隶主同归于尽,但却最终也在汤姆的感化下深受感动,又使这一人物的魅力大打折扣(仅于我而言)!汤姆最后在受刑时表现出的信仰和善,甚至感化了两个恶徒,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甚至觉得荒谬,是不是作者对其态度的转化描写得不够细致,才让我有此错觉?而对恶人的描写,则更为简单粗暴,无非就是自私自利,懒惰自大,对黑奴进行侮辱,拍卖,压榨,鞭打……唯一具有一点争议的人,就是汤姆的旧东家,为了还债而把汤姆卖了,但也同样让人觉得人物片面。
或许于我而言,我始终无法接受汤姆的信仰。他对善的信仰我十分赞同和敬佩,但他对善的信仰却来自于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虔诚,却让我跌破眼镜!把自己的解脱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神灵,用今生的忍耐和顺服以求死后的极乐,真真是我所不屑的,也因此而对本书的作者提不起敬佩之情。我只能说,作者是一个善人,但决不是一名真正的斗士,因此,对于困苦的黑奴,她只能同情,只能关怀,只能撒下热泪,却不能号召黑奴勇敢地站起来反抗奴隶制,不能为黑奴们提供反抗奴隶制的有力的武器,反而还在无意中强化他们的妥协性(汤姆就是个例子),这也是我所认为的其本书最大的思想局限。
相较来说,牛虻一书中,所塑造的人物就饱满得多。尤其是主人公最后逼迫自己的亲生父亲在儿子的性命与对上帝的信仰之中做出选择时,二人所表现的内心挣扎真实有力又感人至深,也充分地展示了二人的充分个性。牛虻具有不可妥协的反抗性,这种反抗性让他变得刻薄,最终也让他以死来唤醒痴迷的父亲;而他的父亲对上帝忠贞不渝到弃绝了自己儿子的性命,最后又痛心懊悔于所失至爱。牛虻一书,是在以鲜活生命的凋殒号召意大利的青年为解放国家而进行反抗,而汤姆一书呢,以一个至善的鲜活的生命的凋殒来唤起白人对黑奴的同情,给了黑人对自由的希望,让黑人学会顺从与善良却不叫他们起来反抗,让我觉得很不痛快,二者的思想高度也可拿来比较一番。
当然,这两本书的比较不应该如此片面,当我所感受到的并不太多,因而观点也不免粗浅。另外,不可否认,汤姆一书,虽在某些方面比不上牛虻,但其对于奴隶制度的废除所贡献的力量,也是不可磨灭的,对人性善的发扬也是感人至深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