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_700字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700字

〔言午言兑〕2016年第102本书(微信读书No.72)
读完美国作家房龙的名著《宽容》。人类的历史,无论中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不宽容的历史,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来自宽容。《宽容》就是以西方社会思想发展特别是宗教发展的历程揭示这样的道理。因为自身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的关系,只是草草地读了这本书。
何谓"宽容"?房龙的"宽容"是基于政治范畴而非个人而言的。在书中他引用《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宽容: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于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其实语言是人类最富有欺骗性的发明之一,所有的定义都是武断的。
为何不宽容?依房龙的观点,权力不宽容有三个原因,"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他还指出恐惧是所有不宽容的根源。 个人认为其中最严重的是无知的不宽容。。"无论迫害的方法和形式是什么,它的原因都来自恐惧,它的集中表现可以从树起断头台的人和把木柴扔向火葬柴堆的人的极端痛苦的表情中看得一清二楚。";"一个国家的宽容程度与大多数居民的个性自由程度成正比。"
提倡宽容,即意味着跟不宽容的势力作斗争。"世间万物,唯有真理离我们最远";"有些人认为真理女神嘴边一旦挂出一丝微笑,就不再是个好女人";"宽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远保持警惕才能保住它"。
为争取宽容的理想而献身的人永远值得敬佩。《宽容》的副题为"人类争求思想权的奋斗故事",房龙自己也感慨:"宽容这个词从来就是一个奢侈品。购买它的只是智力特别发达的人。"
最后,让我们一起诵读:「既然我們舉目共望同樣的星星,既然我們都是同一星球上的旅伴,既然我們都住在同一個天空里,既然生存之謎深奧得不只一條路才使人找到答案,那我們為什麼還總是彼此為敵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宽容(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读后感_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