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史纲》读后感_700字

《中国史纲》读后感700字

人的生命具有历史维度,历史的过往积淀为当下生活要素的全部,每个人的存在构成在历史上都能找到或多或少的相似元素。人即历史。承载历史。

不了解过去也可以活的很好,只关注当下可能更快乐。但触及到某些问题的时候不免迷茫。我在这世界上是怎样的存在?我所身处的土地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的精神归属在哪?吃饱撑了之后不免会想到这些乱七八糟。对于想解决精神危机,给自己上一道精神保险的人来说,这些也是要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会看到网上有很多这类讨论。现在言必谈两句历史的人也越来越多,有的人忙着给自己找认同和归属,有的人忙着跟他所处土地的历史做切割。对于一般个体来说,历史的本质是时间的即时展现,历史问题本质是关于人的存在问题,个体的存在并非静止在此时此地,而是不断的连结从前并向后伸延,因过往的发生而存在,因与未来的交汇而持续。历史让我们显现存在。

这样的结论并不是说,我们要搞清历史上发生的所有事情细节,那是不可能的。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即使想搞清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也要花费大量精力,并且没有必要。对于普通人来说,对待历史的态度某种程度上比了解更多史实细节更重要。

这又涉及到历史观,方法论等问题,这里不展开论诉。普通人是如何了解历史的呢?文本时代,人们不受限制的阅读各个时期的著作,这些著作的产生大多是随机而分散的,均匀分布在时间轴上。在春秋里体察微言大义,史记中感受太史公的情操,通鉴中找寻臣光曰里暗藏的毒牙。及至近现代,又有新的史学著作,研究方法,以及唯物史观等等。我们可能了解的多有疏漏,或存谬误,但总归是在主动把握历史的大致脉络,并将历史的存在与自身相连。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史纲》读后感_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