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读后感1400字
为了研究决策课题我把本书列为必读之物。读后发现自己许多过去的认识被彻底颠覆了。好书。
【精神意志力】将帅的坚强意志,犹如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领域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正如华盛顿、巴黎的方尖碑。
【战争本质】战争是迫使对方服从我方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不仅引起战争,而且支配战争。
【战争目标】消灭敌军,占领国土,摧毁意志。
【军事天才】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统一的结合。最伟大的统帅往往会在文明程度发展至较高时期的国度里出现。野蛮的民族中不可能出现军事天才,因为天才是需要智力水准的。
【实践与经验】战争中经验比一切哲理有价值的多。实践是真理唯一的源泉。理论和统帅,切勿不要陷入心理学和哲学的空谈之中。---邓小平理论异曲同工。
【勇气】战争处处充满危险,军人首先应该具备的品质就是勇气。 勇气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敢于冒个人危险的勇气,即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一种是在外在压力或内心压力面前仍然敢于负责的勇气。
【眼力与果敢】指挥官必须具备两种特性:一是在茫茫的黑暗中依然能发出内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追随这种微光继续前进的勇气。在法语中前者被形象地称为眼力,后者被叫作果断。
果断的产生应归功于智力的特殊活动。具有这样智力活动的人,与其说是才华横溢的人,不如说是意志坚强的人。
【最大意志考验】指挥官就必须首先具有巨大的意志力。最大考验是如何在挑战和危险中掌握自己。
所谓刚强不是指感情强烈,刚强是指在情绪最激动的时候仍然能够听从理智召唤的一种能力。
【集中兵力】坚持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应该集中所有力量打击敌人整体所依赖的重心,同时我方军队要尽可能地集中行动。---毛泽东军事思想略同。
【战争是人类交往】战争是人类交往的一种行为。与其说战争像某种技术,还不如说更像某种贸易,贸易也属于人类利害关系的冲突。然而,政治是最接近战争的,我们可以把政治看作是一种更大规模的贸易。---中美贸易战,汇率战都是人类竞争性交往。
【战略】战略是战斗的运用,因此,战略一定要为整个军事行动确定一个适应战争的目标,也就是制定作战计划;各个战局的方案和部署计划,都必须把达到这一目标的行动同这个目标联系起来。过去战略一般由内阁掌握而不是军队掌握。
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等五类。
【坚忍】在战争中,必须要经受住无数的劳累、艰辛和困苦才能取得丰功伟绩。勇敢的禀性和顽强的意志会使他以坚强的毅力抵御住这些感受。一旦让步就会前功尽弃。
【论持久战】想要征服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是很困难的(其实人们早就应该知道这一点的);其次,会战的失利、首都的沦陷和局部地区的失守,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毛泽东论持久战不谋而合。
【主力会战】战争的实质是斗争,而主力会战恰恰又是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所以,主力会战必须永远被看作是战争的真正重心。在德语中“会战”这个词派生于“屠杀”这个词。它是为了获得一次真正的胜利而进行的倾注全力的斗争。那些害怕大的决战从而逃避主力会战的人,必将自食苦果。
【战例】最好的教师是光辉的战例,但是千万不要让理论上的偏见像乌云一样遮蔽住这些战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战争论》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