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读后感1400字
两千年前的罗马老司机,带你追逐带你飞。
奥维德自负地说:“假如在我们的国人中有一个人不懂得爱的艺术,那么他只要读了这部诗作,之后他便能够理解了,他就学会了爱。”
纵观奥古斯都一朝,文人是相当受礼遇的,罗马最伟大的诗人几乎都活跃在这个时期,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以及他们的保护人梅塞纳斯和史家李维。维吉尔曾经连着数天为屋大维朗诵他的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以至于屋大维的妹妹感动(饿)得昏了过去;李维更是心系共和,反对恺撒、屋大维的帝制,并在其“罗马史”中称颂刺杀恺撒的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屋大维对他也不过是听之任之。
唯独这个奥维德,却被发配黑海之滨,至死都没能再回罗马,只能喟叹:一首诗,一个错误。这倒是勾起了我的兴趣,这到底是多么邪恶的一部书啊,连开放的罗马人都不能容忍。微读里恰巧就有这本书,而且是诗人戴望舒所译,我就更是见猎心喜,欣然上车。
然而,上了车才发现,三卷长诗飞过,归来仍是新司机。这车不太符合国情啊,而且使用说明太繁琐。
在对待男欢女爱上,我们和古罗马绝对是来自两个星球。第一代罗马人,为了解决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特意请隔壁村的萨宾人来看希腊二人转,席间直接把萨宾女人抢来做了媳妇。就这事儿,他们也不藏着掖着,而是千古传唱。再想想我们的祖先,“嫂溺,叔援之以手”的正当性都要争论半天,遑论抢媳妇。俺们讲究的是含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奥维德支的招都简单直接,对罗马人来说无疑极为对症,毕竟从天上的神朱庇特到人间的神恺撒,不正经的神比比皆是。他要是早几十年生在恺撒朝,估计恺撒大帝会说:你奏凯,这书让我来写,好歹三分之一元老院议员的媳妇都和我有染,连埃及艳后也不例外。再回到我们的神系,不正经的神恐怕就只有土行孙和天蓬元帅了,没法比呀。
这本书以现在看来,是有些不道德,但在当时应该算不上伤风败俗,因为罗马人的风俗就是如此。如果将书中的“情妇”换成“恋人”或者“爱人”,对现在也还颇有可借鉴之处,比如:
1,追求要胆大、执着,不要怕被拒绝,要抱着“我爱你是我的事,与你无涉”的坚持。
2,情书要写得如倾如诉,切忌像说明书和党八股。文体必须自然,词句必须简单,语气务必婉转。像沈从文那样,“我不光要得到你的灵魂,还想要得到你的身体”,是会被人告到校长那儿去的。
3,讲究清洁,注重仪表,但过犹不及,没必要连头发都纹丝不乱。
4,体贴,不要指摘对方的缺陷,切记不要忘记她的生日。
5,追求爱情也许外表还有点儿用,但保持爱情主要靠智慧。多读书,美少年,多上微读。
建议都是如此直接,然而说明书绝不简单。就像四书五经之于我们的古人,“荷马史诗”、希腊神话之于罗马人也是基本的文学启蒙。不熟悉这方面的知识无疑会错过书中的很多梗。而那些人名、地名又与现在的译法大相迳庭,所以读起来一大半的时间是在琢磨那些典故。
三卷长诗,传唱至今经久不衰,达利为它作的十四幅插画也仍让人趋之若鹜。它唯一的错误就是发表的时间。不知道奥古斯都是不是收到了孔老夫子的托梦,决定全面提高罗马的道德水平,接连发布了两部法律--“尤里乌斯婚姻法”和“尤里乌斯淫乱罪法”。他身体力行,先后将行为不检的女儿和外孙女流放孤岛,并因此书迁怒奥维德,将他流放黑海。
看来,因言获罪,不只是因为针砭时弊,谈论爱情也有风险,且追且珍惜。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爱的艺术》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