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战后虚拟的世界,全球分割为3个性质雷同、相互攻伐的极权帝国——大洋国、欧亚国与东亚国。英国伦敦成为大洋国一个行省的首府,成为巨大专制机器中的一部分。人们极度崇拜大洋国首领“老大哥”,孩子自发组成小队,监视告发自己的父母;有异端思想的人随时会悄无声息地失踪;物资极度匮乏,但高级党员的享用却不受限制;已刊发的报道随时会被修改;性欲被严厉压制,因为性和爱是不受意识形态控制的;国家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思想警察神出鬼没,你永远不知道街角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否就是密探;更要命的是,在你卧室、客厅、路上、电梯……任何地方,都悬挂着监视的铁幕。
「1984」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终于结束了……不得不说,这是一本让人读着极其压抑的书……反思、怀疑、批判……也许我找不到别的更好的词来概括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吧。我并不深谙政治,也不大了解历史,最多,只是谈谈自己的体会罢了……觉得人类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生物,因为他们有思想(至少是绝大多数人吧)。而且,我也总算明白了,为何先哲会说“人是政治动物”、“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总之,如果自己不深入了解某些东西,也许就只能把它们当做一种教条,觉得奇怪,但是迫于某些压力,自己不得不机械化的记住它,“接受”它。所以,也许可能存在这样一个道理,每一句有深度有思想的话语之后,定有一个让某些人信服它的理由,所以,倘若存在一个可以真正接受它的机会,便是自己去主动深入探寻……好吧,回到这本书的正题。我想这本书应该讲述的是人性与社会的问题。一部分人企图将自己的思想欲望强加给社会中的其他人,从而达到自己对这个社会绝对统治的目的。于是借助谎言,借助武力,借助一系列非同常规的手段,“愚民、弱民”,并对人的思想进行高度控制,即创造出“思想警察”这一制度……其实我很不愿意认同“人是自私的”这一观点,也许是出于个人的所谓的自尊吧。可是,在很多情况之下,我想我又不得不赞同这一观点,又或许人的性格之多变,终无具体定义吧?人在具备了一定的思维理性之后,也许可以在很多情况之下保持自身之信仰。也许可能遇到某些不能坚守自身之信仰的情况,那么死亡便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如果“死亡”这一行为都不能够实现呢?如果只能被迫面对随时都可能来临的折磨,也许这种折磨超越了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也许……那又会怎样?我相信,一个人内心深处总有恐惧的东西,并且那是一种自己无法克服(至少此刻)的惧怕。那么,当你知道自己将要接受时,你的理性还能撑多久?或者,你正在接受中,你又能坚持信仰多久?我相信实际:生不如死,死却不能,唯有一条道路……再者,人的认知有时也是可怕的,它善变,而改变的原因,可能一部分来自天性,一部分来自经验,一部分来自所处环境,或者来源于其他……我也相信,人是存在一种执念的,即坚持心之所想,坚持自己的认知,或者所谓的信仰……但是,如果“认知”因为某种原因改变了呢,那么“信仰”会不会动摇?人活着的意义又会不会改变?……终其然,不得知,也不愿意知道,因为也许所谓的真理,大多数情况下,也可能是相对的,或者模糊而不可求的。但是,我还是愿意坚持善与正义,而何为善,何为正义,则需要自己寻求属于自己的答案……
「1984」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1984》反复提到“钟声”,“钟声”貌似与极权主义有着某种内外联系。
温斯顿很早对党滋生了怀疑,只是隐藏在皮囊下,他也多次暗示自己的微表情出卖了他,但却一再认为一切没有被逮捕的地步,而放松了警惕,甚至轻易地把信任给了一个思想警察――奥伯良。他和朱丽亚终在她们的“爱巢”落网,他们在落网前做好了准备“不背叛对方”,最后却因为着实的疼痛出卖了彼此虚幻的精神爱情和信念。并且了解到奥伯良竟是思想警察的头子,“早在8年前就盯上了你。”令人细思极恐的还有,“他们甚至还原了日记本上的灰尘。”
经过仁爱部的改造,温斯顿彻底沦为了党的忠仆,稍有“偏差”的记忆都是自己的罪过,并为自己原认为的“正义的理性”忏悔,最后趁着自己“信仰纯洁”,在老大哥宽大的胸怀中死去。
“自由即奴役;和平即战争;无知即力量。”“哥德斯坦”是假的,是党用来揪出潜在思想犯罪的罪人的利器。“兄弟会”是假的,是党捏造出来用来衬托其正义的反派。奥伯良的正直也是假的,他只是个擅长形而上学的思想警察头子。这又回到党的“官宣”:“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
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政治的手段在玩弄着民众,民众成了政治高级玩家的玩物。自以为欺瞒了他,最后被他征服。
温斯顿理性尚存时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希望的话,那就是无产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党是不可能被从内部推翻的,只有从外部,只有将无产者联合起来,才能将它推翻。
而书中又写到“如果他们不觉悟,就绝不会造反;他们不去造反,就永远不会觉悟。”他想,这句话真像是一句口号。在对待无产者的问题上,党一直在用双重思想原则。一方面党自称是人民的救星,把人民从万恶的资本主义魔爪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党又说无产者的素质很低,只能被引导。在他们眼中无产者就是牲口。只要牲口干活、繁殖、不捣乱,其余的就不会有问题。他们是推翻极权主义的党的最佳力量,却没有被唤醒,一直蒙昧地满足于现状,不做祈求。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主张――社会主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1984」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