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史》读后感800字
2019年第1本书《战后日本经济史》读完。
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作者从自身的亲历观察以及一系列宏观事件数据出发,描述了日本战后经济从复苏到高速发展再到失落的全历程。
其中作者认为影响日本崛起和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从战时总动员一直延用至今的日本“1940体制”(或理解为政府主导的举国体制),在作者看来,举国体制拼的是官僚体系的洞察力,和国民体系的执行力。这种体制使得日本在重工业为王的时代,能够迅速模仿并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但是在世界的发展潮流从重工业转向IT高科技行业时,举国体制又面临创新不足的尴尬。
而更让作者遗憾的是,在日本繁荣期,全社会乃至世界的潮流,是大肆宣扬日本经济体系的优越性,而绝大多数人忽略了潜在的危机,不断增加的财富投入到房地产和金融空转套利之中,使得整个社会陷入对“炒房致富”的迷思之中。当时工薪族即使辛勤工作一辈子也买不起自己的房子,而倒买倒卖土地却能不劳而获地得到巨额财富。这样的状况深深地刺痛着人们的尊严,使得整个社会对于“勤劳致富”理念的崩塌。在作者看来,财富永远不能凭空创造,好的制度能够激发民众“勤劳致富”的理念。
作者认为,现在的日本政府仍然陷于举国体制思想的实质,靠着汇率的贬值来救活传统行业没有实质性意义,作者给出的解法是,向着新兴产业,价值链高处升级,而这种升级,靠的不是日本政府指挥棒的英明神武,而是更好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活力。
学习别国史,是为了吸取借鉴他国走过的弯路,毕竟宏观大环境的好坏,也会影响身在其中的每一个微观个体的命运。
对个人来说,这本书的启示更多在于对泡沫信号的预警,以及对未来宏观社会可能发展轨迹的探寻。
全书结构清晰,观点明确,遗憾的是不少地方点到而止,没有或无法深入。总体给8分,推荐给对日本经济史,宏观经济感兴趣的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战后日本经济史》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