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精神》读后感1100字
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说:“德意志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民族,当他一旦走上任何一条道路,那么它就会坚韧不拔地把这条路走到底。”自统一以后,一盘散沙的德意志诸邦再也难以将它永久分开。统一后的德国,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历经血与火的考验、伤与痛的分裂,国家疆域数度变更。历史上的德国三次被打倒,又三度重新崛起。德国奇迹般的三落三起,不断吸引后人去探询德意志民族崛起的原因。
德国哲学家赫尔德说,每一个道德和政治文化的背后各有一个精神。一个民族有没有健康向上的精神,是决定这个民族能否崛起的关键。德意志民族的长期分裂和迅速崛起,形成德意志民族风格独特的民族性格,孕育了德国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代代德意志人,在民族精神的感召下,为了国家的强大,前赴后继,刻苦精进,终于实现了德意志的千年强国之梦。这种精神是德国崛起的根本动力。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顽强精进的民族。处于落后状态的赶超型后发国家,非有顽强之精神致力于国家的伟大不足以自立于强国之林。在欧洲王室奢靡之风盛行之时,几代普鲁士统治者为了国家的强大,过着近乎自虐的清教徒式的生活。威廉一世在位时,王室成员饮食烹调之拙劣,饭菜之简单菲薄,几乎到了食不果腹的程度。由于节俭已到了悭吝的地步,以致于人们在背后叫威廉一世为“乞丐国王”。他的后继者弗里德里希二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他号召国民勤俭节约并以身作则,绝对禁止宫廷的奢华排场。他本人平时只穿士兵服,毕生只有一件礼服。奢华的生活对弗里德里希二世来说有如粪土,他要的是国家的强大。在弗里德里希逝世20年后,拿破仑来到弗里德里希的墓前,用马鞭指着墓碑对手下的将领们说:“要是他还活着,我们今天就不可能站在这里了。”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忠诚团结的民族。费希特曾经说:“一个德意志人希望活着并永远是一个德意志人。”俾斯麦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是德国吗?可惜呀,德国……”二战后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说:“为德国人民贡献出我的力量,直至最后一息。”在美国打球的德国NBA巨星诺维斯基在别人问到有没有考虑过加入美国国籍的时候,他没有丝毫考虑,脱口而出说道:“当然不会,德国永远是我的德国。”在他们心目中,德国是高于个人的,爱国是不言而喻的。长期分裂的痛苦和统一迅速崛起激发的自豪感,造就了德国少有的向心力和爱国热情。历史上,多少称雄于世的强国在一次猛烈的打击面前就一蹶不振、灰飞烟灭,而德国却能三次从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中崛起,这个民族该有着何等的凝聚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德国精神》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