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揭秘《金瓶梅》》读后感2300字
《金瓶梅》的男主人公是西门庆,兰陵笑笑生写《金瓶梅》,他很冷静地写人间图像,写丑多于美,很冷静地揭示人性,写恶多于善,他写出那么一个“逼真”的生命,究竟应该如何评价,他不管,他只写“他这样”,不负责解释“他为什么这样”,至于“应不应该这样”,他就更不管了。他令我们认识到在明朝晚期,农耕社会正被解构,那种“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靠苦读圣贤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价值观,受到西门庆这样的破落户的尖锐挑战,他不读圣贤书,不参加科举考试,他看重的是经商,是流通,是让钱生钱,积累起财富以后,他无不可买,包括买个官当。西门庆享乐至上,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他那大宅院,不仅三姑六婆佛道僧侣可以出出进进,妓女更可以登堂入室,甚至深入到正房深处,儒道释为他所用,他呼之来挥之去,自己则儒道释哪样都不信,他笃信的是财富实力。西门庆那样的“新人”最后随着明朝的覆灭,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血腥法令面前,剃去额前发,脑后留起长辫子,在更苛酷的环境中,去寻求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隙。西门庆那样的“新人”是毛孔里带着血污的剥削者,他可能无形中在推动历史车轮,但留下来乌黑的足迹。
《金瓶梅》把西门庆写得如此活灵活现,给予我们的审美愉悦,是丰盈的,写他坏,坏得那么坦然,写他忽而温情,温情得那么真切,写他爱李瓶儿爱到不嫌其病体丑陋气息不雅,会令多少女读者喟叹,写他临死前留遗嘱时那样井井有条,弥留时像牛那样喘气,令我们感到无比真实,而又诧讶莫名。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作为一种“新人”的呈现,西门庆可能有社会生活原型,对原型体察深入,具有艺术功力,白描出来就是了。贾宝玉,原型也许就是曹雪芹自己,但把生活中的曹雪芹白描出来,成不了书里这个样子,作者是把自己真实生活中的某些元素,加以夸张、修饰,取用在书中,贾宝玉很大程度上要靠想象,靠升华。西门庆的“新”,是无心插柳,贾宝玉的“新”,则是曹雪芹有意栽花。《金瓶梅》时代的西门庆,有很多个,甚至可以说随处都有,是社会生活中看得见够得着的,但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社会生活中可能只有些影子,完整丰满的他,是只存在于书里,也就是说,《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是严格写实的产物,《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却是理想主义支配下浪漫的艺术想象的产物。西门庆是一个“污秽的新人”,贾宝玉却一个“出于污泥而不染的新人”。西门庆除了拜金、享乐,没有思想,贾宝玉却是有着丰富的形而上思维,西门庆对科举制度不屑一顾,对儒道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但没有主观进攻意识,贾宝玉对科举制度有明确批判,对孔孟之道只取部分接纳,基本上都理性否定,他毁僧谤道,不信鬼神,具有宽阔的人道情怀,看见月亮星星会长吁短叹,见了燕子与河里鱼儿都要与之交流,贾宝玉是“真新人”,虽然贾宝玉这个艺术形象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都高于西门庆,但是,在一部长篇小说中把不见经传的人物作为“一号”,并且竭尽全力使这个形象“出新”,《红楼梦》应该是步了《金瓶梅》的后尘,而且“青出于蓝胜于蓝”。
《金瓶梅》的角色设置,是在一个男主角下面,开展对一群女子的描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这种女性角色非常重要而且数量多于男性角色的长篇小说,《金瓶梅》是开先河的。《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这些被描写的女性几乎都是被西门庆玩弄的,西门庆对这些女性玩弄、蹂躏,他就是追求性快乐,谈不到什么爱情。《红楼梦》的人物设置,也是在一个男主角下面,开展对一群女子的描写。作者曹雪芹“反其道而为之”,写一群特别值得尊重、珍爱的女性,而且,还要在这些女性里,写出特别自尊自爱的女性,笑笑生笔下的西门庆是摧花辣手,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是护花的“绛洞花王”。曹雪芹是受到笑笑生的影响,他是化腐朽为神奇,是超越,是在启发下的独创。
《金瓶梅》展现的是土财主和市井小民乃至地痞流氓的生活风貌,而《红楼梦》主要是表现钟鸣鼎食、世代簪缨的贵族之家的盛衰流程;《红楼梦》作者在叙述文本中充满了焦虑,贯穿着努力从“生活原态”里升华出哲思的“形而上”痛苦,整部书笼罩着浓郁的悲剧情怀和浪漫色彩。
《金瓶梅》里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的社会。是反映当时政治情况的,是用一种几乎是彻底冷静的“无是无非”的纯粹作“壁上观”的松弛而随意的笔触,来娓娓地展现一幕幕的人间黑暗和世态奇观,兰陵笑笑生这种作壁上观,冷静至极,甚至可以说是冷峻至极、冷酷至极的写法,特别是重点写人性恶,他并不直接点出那是恶,他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到恶;《红楼梦》的叙述充满焦虑,洋溢着理想光芒与浪漫情怀,曹雪芹的写法,有很强烈的道德感,是非分明,恩怨清晰,所涉及的各个角色都在是非分明的叙述中展示出了独特的性格。兰陵笑笑生的写法,基本上取“无是无非”的站位,《金瓶梅》书中的心理描写是有缺失的,而《红楼梦》中却有了数量相当丰富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不可能不涉及是非,这些是非表达既是角色的,实质上也是作者的。两种写法,在多元美学并存的前提下,不分伯仲,可以两峰对峙,二水分流,各尽其妙,各得其所。
《金瓶梅》这本书写了明朝的真正的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暴露了统治和被压迫的矛盾。毛主席评说:“《金瓶梅》是反映当时经济情况的,是《红楼梦》的老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金瓶梅》所写的那种官场黑暗、税吏腐败、官商勾结、淫靡成风,并非只是“前朝”的“绘影”,也是“如今”的白描,《金瓶梅》也是一部“胆大妄为”的“政治小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刘心武揭秘《金瓶梅》》读后感_2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