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读后感_1300字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读后感1300字

蒋勋老师的书,一如既往的美好。本书中,蒋勋老师选择了张若虚、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的主要诗篇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他本人研究美学,很多从美学角度的解读让人有许多独特的美的体验,温暖无比。

唐代是诗的盛世,最好的诗人也在唐朝,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读着如珍珠一般华美的唐诗,感受唐诗之美,想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感动和影响我们的不仅仅是那惊艳唯美的诗句,更是他们传递给我们的一种力量,我们与他们对话,在诗中寻找与他们的共鸣,读着他们的诗,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蒋勋老师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读特别精彩,深情感人。张若虚这首“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开篇之作,的确是美到了极致。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一步一步推到“空”的本质,当水天一色的时候,就变成绝对的“空”。生命状态处于“空”之中,本质因素就会出来。
张若虚整首诗,最后要讲的一个字,就是这个“情”字。“愿逐月华流照君”是一件深情的事,他觉得充满在宇宙之间的是人的情感、人的深情,人跟所有动物的不同,就是人具备饱满的深情。

王维安静平和,李白浪漫潇洒,杜甫温情厚重,白居易朴素深刻,李商隐缠绵迷离,他们的诗反映着不同的生命状态和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像不同的花儿各自绽放精彩。

王维的诗把“杂质”都拿掉,只留下非常简单、非常纯净的句子。
“与尔同销万古愁”,为了无解的孤独,我们一起来忘掉孤独。李白的美学风格非常清楚,他的美建立在生命的华丽上,与哀伤形成互动。这些诗句应该成为中华文化里最重要的东西。
杜甫的诗,反映了这些中国文化中最深的东西,他的作品(如“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史”,就是诗歌记录了历史。从这些作品中,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杜甫对人的关心。
“满座重闻皆掩泣”,旁边所有听到音乐的人全都哭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如果你要看一看谁哭得最多,大概就是白居易了。一个做官的人有这样的性情,这真正构成了大概整个文学传统里最美的部分。

蒋勋老师很喜欢李商隐的诗,对他的诗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是一种经历之后的感悟。李商隐的诗非常漂亮,也非常深情,又很神秘悱恻,或许他只是写给自己吧。

在李商隐最有名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中,同样可以看到他用到“泪”这个字。泪几乎也变成李商隐生命当中最大的主题。我们常常讲热泪盈眶,热泪盈眶其实与我们前面提到的热情有非常大的关系,一个人没有热情是不会落泪的。落泪说明有热情的寄托,在热情受到挫伤的时刻,就会落泪。泪的主题,使李商隐开始对自己的生命有了不同的理解,这样的情怀与盛唐时期的李白、杜甫的确非常不同。我们很少看到李白、杜甫的诗里面有这么多关于泪的描写,即使有,情怀是非常不一样的。可是我们可以看到泪变成了李商隐的某一种热情与无奈之间重要的关联。我们读李商隐的诗,大概也感觉形式太完美了,语言节奏上的稳定、华丽,字句的对仗工整,大概都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形式的完美说明艺术创作已经到了一个状态,必须在形式上做出改变,“词”于是出现。唐代在写诗的同时,词已经慢慢萌芽,把诗的句型打破后重新调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蒋勋说唐诗(修订版)》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