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3500字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
一行禅师
◆ 序 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位内在小孩
受伤的小孩也存在于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之内,我们身体中没有一个细胞不存在这个受伤的小孩。我们不需要为了寻找这个小孩去追忆从前,只要深入地观察自己,就能感受到。受伤小孩的痛苦就在当下,就在我们的体内。然而,正如痛苦存在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一样,祖先传递给我们的觉醒、理解与幸福的种子,同样也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我们需要运用它们。我们的内在有一盏灯——正念的灯,我们随时可以点亮它。我们的呼吸、脚步以及平静的微笑,都是点亮这盏灯所需要的油。我们必须点亮正念的灯,用光明驱散黑暗,让黑暗终止。我们的修习就是要点亮这盏灯。当我们开始察觉自己遗忘了内在受伤的小孩的时候,我们会对这个小孩充满慈悲,也因此生出正念的能量。正念步行、正念静坐和正念呼吸的修炼,是我们修行的基础。通过正念呼吸和正念的步伐,我们能够滋养正念的能量,并唤醒存在于身体细胞内的觉醒智慧。正念的能量将拥抱和疗愈我们,同时疗愈我们内在的受伤的小孩。
>> 从前,我们可能猜疑所有的人和事,慈悲会助我们与别人联系,并恢复沟通。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内在可能都有一个严重受伤害的小孩。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自己,我们就能够帮助他们。当我们疗愈了自己,人际关系就自然能恢复和谐,内在心灵就会有更多的平安和慈爱。回来照顾自己吧。你的身体需要你,你的感觉需要你,你的认知需要你,你内在的受伤小孩需要你,你的痛苦需要你。返回内在的家吧,让你自己活在当下。修习正念步行和正念呼吸,以正念做每一件事,你因此能够真正活着,因此懂得爱。
◆ 第一部分 疗愈的方法
>> 第一部分 疗愈的方法
>> 第一章 正念是疗愈的良药
>> 我们只需正念呼吸、步行和微笑,就能接触正念的种子,获得疗愈,拥有幸福与快乐。
>> 藏识也称为根本识,是我们意识的基础,西方心理学称为潜意识。那里藏着我们所有过去的经历,使我们具有学习和处理资料的能力。
>> 当我们头痛时,我们可能会服用药物,但有时头痛并没有消失,这时的头痛可能是精神疾病的症状。当出现敏感症状时,我们以为是生理问题,但敏感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的一个症状。我们遵从医生的指示服药,结果使内在情绪持续受到压抑,令病情更严重。
>> 正念的三个疗愈作用正念的第一个功能是觉知而不对抗。
>> 可以吸一口气,然后跟自己说:“吸气,我知道悲伤在我体内显现。你好,我的悲伤。呼气,我会好好照顾你。”一旦觉察到自己内在的小孩,正念的第二个功能就是拥抱他。这是非常愉悦的修习。我们不再与自己的情绪对抗,而是好好照顾自己。正念带着它的盟友——定,觉察内在的小孩,然后温柔地拥抱他,只要几分钟情绪就能舒缓。痛苦可能还在,但我们不再受苦。觉知和拥抱内在小孩后,正念的第三个功能是舒缓和减轻难熬的情绪。当我们温柔地怀抱这个小孩,舒缓这些复杂的情绪后,就会因此感到平静。用正念与定拥抱强烈的情绪,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心理现象的根源,我们能知道痛苦来自哪里。看到事物的根源,我们的痛苦就能减轻。正念能够觉察、拥抱和舒缓负面情绪。正念的能量除了包含“定”的能量,也包含智慧的能量。定,帮助我们专注于一个事物。有定,观的能量便会增加,智慧随之而来。智慧拥有令人解脱的力量。如果正念存在,我们又懂得如何持续保持正念,定就会同在;当我们懂得持续保持定,智慧亦会到来。正念的能量帮助我们深入观察,获得所需的智慧,我们因此能够转化负面情绪。
◆ 第二章 与祖先和后代一同疗愈
>> 没有人能独立存在,我们总与父母、祖先相连,感受彼此的痛苦,与他们一起疗愈。 我们错误地相信我们与母亲是不同的人。我们其实都是父母以及祖先的延续。
>> 你与母亲不是完全的同一人,也不是完全不同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没有人可以独立存在,我们必须相即(相互依存),与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物相连。如果我们深观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或者是意识内的每一个细胞,我们会看到所有祖先都在我们体内。所谓我们的祖先,指的并非只是人类。在人类出现之前,我们是其他的物种。我们曾经是树、植物、草、矿物、松鼠、鹿、猴子以及单细胞动物。我们是这个生命河流的延续。
>> 正思维,就是顺应理解、慈悲以及智慧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谨慎地关注念头,以确保我们的思想与正思维一致。我们在生命的每一刻,都有机会制造正思维。我们的思想是我们语言和行为的基础。我们传递思想、语言以及行为——“业”,给我们的孩子以及这个世界——那是我们的未来。
>> 有时候我们的父母充满爱,有时候他们充满愤怒。他们的爱和愤怒不仅来自于他们,也来自于所有的祖先。我们明白这一点之后,就不会再抱怨父母令我们受苦了。
>> 我们继承了很多东西。具有正念,我们就能觉察我们体内来自祖先的习气。我们可能会发现,父母或者祖父母在某方面也跟我们一样柔弱;我们可以觉察到来自祖先的负面习气,但不给予批评;我们可以向自己的弱点和习气微笑。有了觉察,我们就可以选择,选择以另一个方法回应,让我们能够在当下便停止痛苦的循环。
>> 那个行为可能受昨天发生的一件事的启发,但也可能这个行为已有300年的历史,源自我们其中一位先祖。一旦觉察了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可判断是有益或无益,如果对人们无益,我们就可决定不再重复
>> 如果一个人能够面对挑衅行为,保持冷静和微笑,这个世界就有更多机会得到和平。能够这样做的关键是觉察自己的行为,而正念会帮助我们明白自己行为的根源。
◆ 第三章 感受原始欲望,接受原始恐惧
>> 当我们出生,原始欲望与恐惧就已存在。我们需要自我疗愈,学会知足,享受快乐。
>> 知足是快乐的条件佛陀讲过关于“知足”的修习,就是在此时此地获得觉知。我们已经拥有幸福快乐的条件,不需要得到更多。Samtusta被翻译为“觉知到一个人拥有很少就已满足”。当我们回到当下,我们会看到自己已拥有所有快乐幸福的条件,我们也可能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已经超过让自己在当下感到快乐所需的条件了。我们必须停止追逐,因为即使得到自己所欲求的对象,我们也不会感到快乐,因为我们会想着要追逐另一个目标。如果我们有安全感,就可能不会再有更多的欲望
>> 很多人无法脱离影像的世界。有了正念的能量,我们就能够觉知:以前痛苦的经历只是影像,不是真实的
>> 当我们明白痛苦,就不会再抱怨;当我们接受痛苦,就会具有慈悲心。
>> 佛陀为我们提供了“五念”的修习方法。 1.本质上我会老,我无法避免年老。2.本质上我会病,我无法避免疾病。3.本质上我会死,我无法避免死亡。4.我所爱的人和物,在本质上会改变。我无法避免要和他们分离。我无法保留任何东西。我空手而来,空手而去。5.我所造的业是我唯一的所有。我无法逃离我的行为(业)的后果。我的行为(业)是我站立之地。
>> 恐惧来自无知。除了恐惧,缺乏理解也是愤怒的主要原因。
◆ 第四章 学习呼吸、行走、放下
>> 第四章 学习呼吸、行走、放下为了学会正念地呼吸、行走与生活,请放下执念,回到当下,享受自在人生。
>> 刷牙、煮早餐、走向禅堂的途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脚步以及每一个呼吸都应带给我们快乐与幸福。生命已经充满痛苦,无需制造更多。
◆ 第五章 转化痛苦的种子痛苦的种子根深蒂固,让我们不得快乐。让我们拥抱痛苦,摆脱恐惧,走向幸福。
>> 第一个方法是集中撒播及灌溉幸福快乐的种子。我们不是直接处理痛苦的种子,而是用幸福快乐的种子转化它们。这是间接转化。第二个方法是持续修习正念。当痛苦的种子升起时,我们能够觉察它们。每一次它们显现,我们就用正念的光照耀它们。我们的种子是一个能量场,正念也是一个能量场。当痛苦的种子接触到正念,它们就会萎缩,正念帮助我们转化痛苦的种子。第三个方法是用来处理自幼便出现的痛苦的。我们要刻意地邀请它们上升到我们的意识之中。我们邀请忧愁、绝望、内疚以及渴求这些自己在过去不想接触的感受到来。我们坐下,像与老朋友一般与它们聊天。但在邀请它们显现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正念的灯亮着,确保它的光稳定而强烈。
在藏识与意识之间,存在着心识的一个部分,被称为末那识,它引导我们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末那识是我们误以为有一个独立的“我”的原因。我们痛苦是因为掩埋在末那识之内的歧视与妄想。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试逃离痛苦;第三,它忽视追求愉悦的危险。一味追逐感官享受会损害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深入观察曾经渴求的对象,就能够看到潜在的危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与自己和解:治愈你内心的内在小孩》读后感_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