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周期》读后感_900字

《周期》读后感900字

书评:其实2019年前我对周期是毫无认知的,今年4月在深圳的晚上,我问我一个财富自由的师兄,他家族的财富是如何累计的,师兄说本质还是周期,当晚用的词是“康波周期”,而并不在于多少频繁的操作。所以霍华德马克思这本书就天然吸引了自己,用书里一个类似的比喻可以很好的诠释了周期的意义,如果现在是夏天,你就要穿少点,卖冰镇西瓜可能才对,如果是在冬天,那就要多穿点,卖保暖内衣可以销量更好,但如果错误的判断了季节/周期,努力频繁的操作就会得不到周期的杠杆放大。
《道德经》的6个字也是长江商学院校训很好:“取势、明道、优术”,这里的“势”其实就是“周期”的意思,而很多企业家说最想具备的品质是什么?--“远见”,应该也是对“周期”的一种判断。
那么我们能可以训练后具备判断周期在哪儿的能力吗?能,但很难,且很难频繁操作,提醒真正的投资不要太看K线可能也是要我们自己退出来思考更大的事情,所以作者原文提醒“我希望大家不要过于关注每天市场短线的上涨和下跌,这些都是如芝麻一般的小事,而要关注一生只有一次的周期走到极端的情况,这才是如西瓜一般的大事(最近看起来不是一生只有一次了,而是每过十年都有可能发生一次市场走极端的情况),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也就是周期定位,周期预测,以及该做什么样的资产布局。
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来,我从创业者与营销老大两给角度来谈下能有的帮助:
1.    作为创业者,选择赛道/创业方向很重要,重视结构性机会,所以马云说 阿里当年是看到了WTO之后,中国的外贸企业的需求会快速增长,才做了阿里最早的B2B业务;
2.    作为营销老大,要看到结构性的渠道红利,归根到底我还是很认为营销如果没有红利或流量洼地的判断,就是跟趋势/周期作对,比如B2B Marketers非要去在微博上浪费时间,做的是Enterprise级别的中大型客户非要去以Inbound Marketing为利润第一驱动引擎,中国的Social起来了不重金投入非要在Email上建立潜客流量池,内容营销开始视频化、图片化、Powerpoint化但还仅仅是单纯的文字上大量生产,Martech在不断兴起不愿意进行适度投入去尝试而固步自封,都是一些不太明智且很累的做法,要能判断各营销方法/渠道的红利周期的位置、预测,且做营销投入的提前布局;
周期是给过深刻的问题,愿我们顺势而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周期》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