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的孤独》读后感1500字
故事开篇引入的两个主人公爱丽丝和马蒂亚,分别因为幼年时滑雪摔伤留下的腿疾而自卑和妹妹米凯拉的失踪开始自残,变成了在众人之外特殊的个体。与“合数”相比,爱丽丝是一个想要成为合数的质数,而马蒂亚是一个从合数变成的质数。但因为一些外界环境的原因(爱丽丝家庭父亲的压力,妹妹米凯拉从出生起就不断引起的各种麻烦),似乎他们注定成为格格不入的质数。厌食和自残,不过是两个人用来逃避现实折磨的方式,因为他们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过往,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否定——毕竟接受真的很难很难。在这里可想到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是非常困难的,但故事就在一个不被世界接纳的女生和一个无法接纳世界的男生之中开始。
我觉得全书最美的一段地方是爱丽丝把自己的疤痕给马蒂亚看的时候——同样的伤痕,我也有一道。那一刻两个人仿佛发现了原来世界上还有同自己一样的存在,而且那么相似。但两个人都没有表达出来,但在这之后的牵手中:
“爱丽丝先一步走在马蒂亚的前面,马蒂亚轻轻的牵引正好平衡了她蹒跚的步伐,掩盖了那条残腿的瑕疵。马蒂亚任由爱丽丝牵着手,他的脚踩在地砖上,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他手上的伤疤被藏了起来,安全地落在爱丽丝的手中。”
就仿佛钥匙遇见了唯一匹配它的那把锁一样,严丝合缝丝丝入扣。
但无法否认的是,即使同为质数,两个人也存在许多不同。
“马蒂亚认为他和爱丽丝就是这样一对孪生质数,孤独而失落,虽然接近,却不能真正触到对方。这个想法,他从来没对爱丽丝说起过。每当他想要对爱丽丝坦白这些事的时候,手上薄薄的一层汗液就会蒸发得一干二净,让他整整十分钟不能触及任何话题。”
但我觉得他们最后没有能够在一起的原因,也正是彼此间的不同。他们知道彼此都是质数,所以对于对方的不满,他们都在默默忍受,从不表达。爱丽丝的许多行为让马蒂亚觉得十分幼稚,但他选择的是默默顺从,甚至在爱丽丝说出法比奥的存在时,他所能做的只有哭泣。接下来两个人都默契地不再去提这件事,却也渐渐远离。而爱丽丝,她明知道当她离开马蒂亚的时候,自己的一生就开始不断坠落,她也选择了和法比奥结婚,去寻求了另一个避风港。而且其实他们很清楚什么时候他们应该做什么,无论是挽留还是道歉——他们都没有做。甚至米凯拉的事情也这样过去,尽管时隔如此之久再寻回反倒更显得奇幻。因为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需要一个更多的借口来留住彼此,马蒂亚不顾一切的奔回在决绝的离开后倒更像是一种对过往的告别——因为质数是孤独的,他们毕竟是数中的少数。即使是彼此的孪生质数,也依旧隔了距离。马蒂亚在洗手间的时候就已经明白,时过境迁,这个地方已经不再是专门为他而预留的了,他能不顾一切地回来,却无法不顾一切地抛下一切再来爱她了。
但这份爱消失了吗?没有,只是可能无法再像这样表达。就好像马蒂亚不会知道爱丽丝的心中,他是多么刻骨铭心的回忆;不会知道面对很多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想到马蒂亚一本正经的科学解释;不会知道她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就觉得他很可爱……就好像爱丽丝不会知道马蒂亚看了她的信就马上准备动身,而且光看字迹就知道一定是她的来信;也不会知道马蒂亚用了一个上午挑选了一只水晶花瓶作为祝福他们的新婚礼物;也不会知道
“他决定尽快拿到驾照,这完全是为了爱丽丝,为了带她去兜风。他不敢承认这个事实:当他和爱丽丝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觉得平常人所做的那些平常事似乎都值得去尝试一下。”
;也不会知道他每次都有很多很多话想要告诉她。但他什么也没说。她什么也没说。
什么也没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质数的孤独》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