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鹿鼎记(第三卷)新修版》读后感_1700字

《鹿鼎记(第三卷)新修版》读后感1700字

《鹿鼎记》(第三卷)书评
第三卷的主要情节先梳理一下:
韦小宝从神龙岛回到北京,与建宁公主相遇,被建宁折磨。
康熙派韦小宝去少林,路遇王屋派打劫,遇到曾柔。
韦小宝在少林出家,成方丈师弟,遇到阿珂,从此神魂颠倒。
韦小宝到五台山当住持,巧救顺治,康熙来五台山与顺治相见。
韦小宝被九难掳走,收为徒弟,韦小宝带九难进宫,找到陶姑姑,假太后逃走,真太后被救。
九难、阿珂遭喇嘛追杀,小宝计杀喇嘛,郑克塽被喇嘛打脸,小宝完虐郑克塽。
韦小宝回京,康熙派他护送建宁去云南,嫁吴应熊,到云南,韦小宝与吴三桂相见。
不得不说,剧情越来越离奇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危险,被韦小宝花式解除,主角光环有点太过了。很多胡说八道,从韦小宝嘴里说出来,就具备了唬住各种人物的神奇功效。
还是说一些有趣的细节吧。
第26回,韦小宝计退众喇嘛,他说自己练成了金顶门的护头神功,脑袋刀枪不入,只是身子还没练成。他打赌喇嘛会故意砍他身子,这其实是在赌命。虽然最终赌赢了,但是韦小宝也吓得尿水长流,裤裆中淋淋漓漓。试想,古今多少大英雄,一边尿裤子一边把大事做了,只不过人们只在乎他做的大事,没注意也不关心他尿裤子的事。
第27回,天下英雄召开所谓的“杀龟大会”,真的是可笑之至。一群有勇无谋之人,如此招摇的开会,还说要研究出一条良策去杀吴三桂,真不知能研究出个什么来。结果是良策没有,倒成了吐槽大会。还推选什么盟主,最有趣的是竟然把没到会的少林方丈推为河南省盟主。难道他们不知道少林寺已经接受朝廷的管理了吗,甚至可以遵照朝廷旨意把韦小宝这样的小孩子列为方丈的师弟。都已经这样了,怎么可能跟你们瞎混呢?
第27回,天地会假装强盗,教训郑克爽。韦小宝冒充英雄,解救郑克爽,于是风际中假装和韦小宝比武。风际中无论语言、动作、还是表情,都表演得十分到位。韦小宝暗暗好笑,心想:“风大哥向来不爱说话,那知做起戏来,竟然似模似样。”这个伏笔真的是埋得好,不经意间说明风际中演技高,为最终揭晓风际中的真实身份埋下了千里的伏笔。
第29回,郑克塽来天地会找麻烦,他大声训斥陈近南:“你天地会得了三省盟主,我却只得福建一省。跟你天地会相比,我郑家算是老几?我只不过是小小福建省的盟主,你却是‘锄奸盟’总军师,你这可不是爬到我头上去了啦?你心里还有父王没有?”有这样的主子,陈近南这样的愚忠,也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
第30回,韦小宝在平西王府阅兵,被排山倒海的阵势吓住了。吴三桂本来就没把康熙瞧在眼里,这时见了韦小宝这等脓包模样,更暗暗欢喜,料想朝廷无人,不足为虑。作为乱世的将军吴三桂,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却仍凭武力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有能耐,这种想法是非常狭隘的,似乎历代建国名将大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时代不同了,他们引以为傲的武力,在和平年代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第30回,韦小宝在平西王府试火枪,被火枪的巨大威力所震慑。冷兵器时代即将结束,热兵器时代即将开启,那韦小宝不爱学武功也不一定有错了。反观现在的教育,花时间练习计算、学习外语等等,是不是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了?这还是我能看到的,还有好多现在虽然看不到也想不到,但没准哪天就横空出世的新技术,也许会取代更多我们现在认为人类必备的技能。
最后再说两个问题:
一是阿珂的人设。在某种程度上真的是像极了王语嫣。这个人从一出场就蛮横无理,到后来更是视韦小宝为死敌,几次三番地要取韦小宝性命,然而在有求于韦小宝的时候,又会毫无顾忌地张嘴求助,简直人设崩塌啊!而韦小宝呢,也如段誉痴迷于王语嫣一样,无论阿珂做了什么,他依然死缠烂打。
二是银票的问题。韦小宝拥有大量的银票,而且无论走到哪里,银票都能派上用场,甚至在第四卷第35回,到了牡丹江,在当时这么偏远的地方,银票依然管用。这有点不符合时代特点了。
事实上,清初是不使用银票的,直到咸丰朝,才开始使用银票。电视剧《乔家大院》说的就是咸丰年间乔家致力于“汇通天下”,这时的银票才开始广泛使用,即便如此,银票也只是在大城市有全国联号的大钱庄才能兑换银子(相当于支票),而不是直接当货币使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鹿鼎记(第三卷)新修版》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