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读后感1600字
这本书,有点意思,身边有几个人读了,但是估计我是读的最深入的。所以,写得长点。首先,作为出版物来说,这并不算是很好的出版物。书嘛,总要有出版商,出版时间,作者等基本要素,没有错别字。然而,本书没有出版时间,作者是错的,也让我发现了几个错别字。其次,书的条理性不是特别好,很多内容穿插在里面,有些批判的内容都夹杂在琐碎的内容在里面,容易造成失焦。如果要找好书籍,你不妨看看机械工业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的书,书里连标注、参考文献都做的很仔细。最后,书中有些内容恐怕也有待商榷,比如关于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作者说中国城镇化已经接近尾声,而且,这个论述是在2011年成书时。我不敢轻易断言作者是错的,但是起码这与官方的说法有悖。
尽管有很多缺点,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先说作者,看完最后一章的采访,我发现作者并非标注的刘雯,而是高连奎,观点一致嘛。百度一下高连奎,也算是大家,甚至是经济领域创新人物的代表人之一,能与林毅夫排在一起。而说到创新,书中的观点确实很新颖独到,比如平衡理论,比如低成本生存社会等,令人耳目一新。而书中对很多社会上流行的观点的批判更让我觉得痛快。比如,对西方“民主”“多党”的批判,合党忙着讨好民众,短视苟且的执政,不断突破财政纪律,才是当下各国面临的最大危机。还有,对自由经济、小政府主义的批判,而张维迎就是这种观点的推手之一。还有,对信用消费的批判,信用消费,透支了未来,让财政货币政策失去弹性,失去操作空间。对新五蠹的总结可谓一针见血。还有,对很多经济理论的批判,如哈耶克、凯恩斯等经济理论的理解与纠正。另外,文中对很多国内学者,有支持也有批评,郎咸平、宋鸿兵、张维迎、林毅夫、励以宁等人都在名单里,作者对这些人,并非一味的推崇或者排斥。比如前面有支持郎咸平,后面也指出了他的问题。这些内容,在当今经济领域,鱼龙混杂的时代,如同一股清流。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书。作者还出过一本《反误导》,期待以后能拜读。另外,不同于其他经济书籍,这本书谈到的内容及其庞杂(恐怕也是因此造成书的条理不好)。比如,宋鸿兵的书集中在扒美国的底裤;雷思海的书和网文多集中在中美博弈;郎咸平的节目都在讨论公司、某个行业;林毅夫的书也是集中在政策与企业行业和经济理论。而本书,从世界范围宏观财政货币政策,到公司企业的财务金融,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从经济理论到治学态度。可以说是目前我看过的内容最丰富的经济书籍。也正是有很多涉及老百姓的内容,抓住了我的痛点,我们国家立国之本不就是百姓么?不包含百姓生活的经济书籍如何让老百姓引起共鸣?
文中,我最喜欢的一段,可谓总结了世界经济乱象背后的本质,作者用平衡理论给出了出路。摘抄如下:
公平正义不仅仅在政治层面是合理的,其本身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当今世界,富人的过剩资金不断地转化为资本,而这种资本进入实体领域就会形成过剩的供给,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就会酿成资产泡沫。当今世界,竞争的关键仍然是总需求的竞争。中国出口比例过大,除了经济结构不合理之外,更多的就是贫富分化严重。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那个缺口,就成了徘徊在世界经济头顶的一个幽灵。在未来的10年到30年间,谁能成功地制造出不断高速增长的总需求,谁就能在经济增长的竞赛中拔得头筹,谁就可能最终统治这个世界。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最刺激,也最有挑战性的任务。r
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是制造总需求最有效的手段,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命题。关于公平正义的竞争,是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竞争。这就是比其他各种竞争都更加重要的\第N维\的竞争。谁能迅速果断地解决自己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制造出足够的内部需求,解决自己的生产过剩,谁就能站在冠军的领奖台上。
综上,我愿意给本书四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大趋势4:中国经济未来十年》读后感_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