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哈佛之路:一个中国学生的成长思考》共分四部分:第一部份,从“我”的中学学习心得开始,通过讨论一些共同的话题,试图穿透问题的表象,发掘出优秀背后隐藏着的那些思考方式。第二部份是“我”经历的一些与众不同的大学经历及其感悟。第三部分则从进入大学前的选择和思考说起,谈谈内地、香港、美国高等教育的差异,以及毕业以后对人生的成长思考,涉及创业、找工作、考研这些共同的话题。最后是“我”的部分文集,以供读者参考。 《通往哈佛之路:一个中国学生的成长思考》由陈颉祺编著。
「通往哈佛之路」读后感 心得体会
作为学生时代读过《哈佛女孩xxx》的人,在看到下面这本书的名字时,几乎是没有阅读兴趣的,也因此在将近十年前错过了一本好书。其实,最能体现本书内容的是其副标题 —— 一个中国学生的成长思考。是遵循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实操。全书主线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作者很实在地总结分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积极心态的养成,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已经工作的人读完都将获益良多。开篇就道出了自己学习的精髓——总结和背诵。作者在高中时代以为总结是最重要的,而背诵只是一个副产品。但到了大学,每每回忆中学课程,完全不记得当初是怎么总结的,脑子里只留下了那些背诵下来的知识。类似的,以前还听过这么一种说法解释天才和常人的区别——天才的思维链比常人多且紧密,比如做成一件事需要7个思维链,天才可以从第5个开始往后做,而常人可能需要从第1个开始往后做。所以作者认为:背诵,记忆,才是学习最后的目的。总结只是手段,是为了让输入大脑的信息变得更加有序,而背诵和记忆才是目的。“讨厌背诵的你,千万不要忘了,死记硬背带来的最好效果其实有另外一个感情色彩截然相反的词:博文强识。”在这个部分的其他章节也是宝藏,会让人见识到优秀是可以选择的,因为真的没有捷径,靠的就是踏实努力和坚持。第二部分 作者探寻了大学教育的真谛。读下来有种豁然开朗,说出了自己心声的感觉。作者还浅谈了十年后的今天更视为珍宝的“互联网检索能力”。第三部分 作者以自己的大学经历为例,谈到了对未来的抉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这个部分的后半段,作者很特别地提出要“小心分辨成功者的话”。“人生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如果你失败了,你很容易找到失败的原因,你就是因为它而失败的。可是,如果你成功了,却往往很难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成功,因为,可能的因素太多。更加糟糕的是 ,成功者往往会不自觉地去美化、去包装自己的经验,反正听者和讲者都无法肯定成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心得,都应该不是坏心得。”“一定要小心去分辨成功者的话语,因为不管你相信了什么,去做了什么,你的人生只有一个能够负责——你自己。”读过不少学霸们的文字,这本尤其接地气。不过,也正像作者在书里说的一样 —— 实际行动是至关重要的,制订计划是为了更好的行动。下决心锻炼身体的那天,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直接去健身房。- 完 -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通往哈佛之路」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