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爱情的三部曲》读后感_1400字

《爱情的三部曲》读后感1400字

刚看完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又读了巴金先生的《爱情三部曲》,有一个疑问,巴金先生算是接触到新社会更多的一个人,但是他的作品中的更是营造出阴郁的氛围。但是想来也是合理的,内忧外患之后,虽然摆脱了日本的侵略,但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大跃进和文革,那个时期的人们尤其是作家的生活更压抑吧!

《雾》《雨》《电》,第三篇的人物较多,加之情节急促,感悟较少,其他两篇对我的触动较大,接下来我按照人物去梳理。

周如水,对于这样一个人物起初很容易引起我的愤怒。一个成年人以爱的名义接受了父母安排好的妻子,并且有了孩子,但日本留学回国之后,他的人格似乎才健全了,这也使得他能够在顺从父母的安排后又对张若兰心动,他们两情相悦,但是基于那样的社会环境,他终是没有顺从自己的心意,更加可笑的是最后才得知实际上妻子已经去世两年了。在这里,周若水是懦弱的,可能他也觉得自己窝囊而饱受精神折磨,以至于在遇到第二个令他心动的女子佩珠时采取了极端的行动。这次他比较倒霉,他心仪的佩珠不关心爱情,一心地认识时间,并且想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时间,所以在佩珠间接表示拒绝的时候,周如水轻生了。所以,当我们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时候,在考虑至亲之人的感受的时候也不能放弃至爱,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把握,如果当时周如水能够劝说父母先留学,之后再结婚的话,即使父母当时不乐意,但是后来他们看到了他和若兰之间的两情相悦,又怎会不同意呢?这样的话那个可怜的没有得到爱情的妻子不用去死了,周如水也不会落的这样的结局吧?对自己负责,尤其在重要的事情上能够做觉得的只有自己,另外即使决定是错的,也需要及时自我治愈。

陈真,这本书里我最同情的一个人,出生无母,年幼丧父。可是命运继续折磨着他,二十几岁,这么美好的年纪,他又那么的有上进心,一心扑在新文化建设上,可是肺病又折磨着他,他也不敢去谈恋爱,事业上也和大家意见相左,他知道有一天会被病魔折磨至死,但是死亡却提前了,而且是以车祸的形式,就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没有真正被爱也没来得及去爱别人的人就这样离我们去了。

吴仁民,算的上这本书里的情种了吧?他的心动次数多的让我怀疑爱情。但可能生活就需要这样的心态吧,一个人带来的伤害需要从另一个人那里得到治愈。当他的妻子瑶珠因病去世后,他一度陷入崩溃的边缘,甚至于要到了自杀的程度,直到后来熊智君给他带去了希望,他又找到了爱情,奈何中间又牵出了他的前女友张玉雯,一个曾经等不到他嫁给他人的女人,可是婚姻里她是不幸福的,他又来找仁民,智君和玉雯,吴仁民都是爱着的,只是前者是现在进行时,后者已经成了过去式,这样的情境下他当然很快做出了选择,玉雯没有抓住最后一颗救命稻草,她自杀了,她的丈夫看到书信怀疑吴仁民,为了保护他,生着病的智君又嫁给了玉雯的丈夫。到这我是瞧不起吴仁民的,前一个玉雯他没把握住,第二个智君又被他放弃了,况且是为了救他。不过他的内心确实足够强大,这也就不会惊讶于在《电》里他又和佩珠走在了一起。

爱情是微妙的,并且是不能讲道理的,其实通常我们对喜欢人的期待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爱情因为一个小的问题就走向了终点。如果爱,请拿出更多的包容心,请先付出。至于我呢,不期待爱情,就不会有失望的时候,一切顺其自然。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爱情的三部曲》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