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罗生门·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精装)》读后感_900字

《罗生门·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精装)》读后感900字

因为电影而大名鼎鼎的《罗生门》,其实原著并非电影的主故事,电影是芥川原著中的《竹林中》和《罗生门》的合体。
作为一本短篇小说集,初看并没有找到感觉,总有一种故事没有展开就戛然而止的感觉。几次拿起又几次放下,最近一次居然慢慢看进去了。不得不惊叹于作者对人物复杂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枯野抄》中几位弟子围着即将辞世的师父,每个人的表面哀痛之下却都潜流着自己微妙的心思,e.g.因自己有能力为师父料理事务而沾沾自得,因觉察到自得而心生悔恨;因过于理智而为其他弟子哀恸之情所感动;因师父临终而升起对死亡的无限恐惧;因长期受师父人格力量压抑,他的辞世反而生出身心舒展的欣喜;谁都没在哀悼师父的去世,而是在怜惜失去师父后的自己。作者不带任何主观评论,仅用冷峻、简洁的文字就狠狠撕下了师徒间温情脉脉的面纱,深刻揭示了人情冷暖和人性复杂。
《竹林中》人们用不同的证词对自己的恶进行了掩饰,因为恐惧胆怯,只能用谎言保护自己。电影中有一句话:人们因为太脆弱了才撒谎,甚至对自己撒谎。除了《竹林中》,采用多角度叙事的还有《袈裟与盛远》、《阿妈港甚内的话》。
作者似乎特别喜欢将历史人物直接借来写进小说,比如之前提到的《枯野抄》中的俳句大师芭蕉庵主松尾桃青,《戏作三昧》中的戏作家曲亭马琴,《舞会》中的《菊子夫人》作者皮埃尔~洛蒂,《山鵴》中的屠格涅夫和列夫托尔斯泰,还有《丝女纪事》中的日本知名烈女。这些人物在小说中都不再是历史中那些冷冰冰的名字,而是充满七情六欲、活生生的人,用来阐述作者自己的思想。
宗教也是作者非常喜欢的元素,除了宣扬佛教善恶轮回的《蜘蛛丝》、《杜子春》,还有好几篇都提到日本的基督徒,似乎反映了20世纪初日本社会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传统文化与西渐文化之间的冲突。
最后,之前觉得故事没有展开就戛然而止,恰恰是芥川短篇小说的魅力所在,很多时候故意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看完之后往往会让人不停咂摸故事表达的主题。
如此洞察人情冷暖的芥川龙之介却只活了三十五岁,死于服药自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罗生门·世界文学名著典藏(精装)》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