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6中文版标準教程
《UG NX 6中文版标準教程》是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瑞萍、孙晓红。
基本介绍
- 书名:UG NX 6中文版标準教程
- 作者:张瑞萍,孙晓红
- ISBN:9787302194101
- 定价:39.8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年08月22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UG NX 6中文版为操作平台,全面介绍使用该软体进行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共分11章,内容包括草绘图形、特徵建模、自由曲面设计、装配设计和工程图,以及模具设计和数控加工等,覆盖了使用UG NX设计产品的全部过程。每章都安排了丰富的课堂练习和上机练习,解决读者在使用UG NX 6过程中所遇到的大量实际问题。本书配套光碟附有多媒体语音视频教程和大量的图形档案。
图书目录
第1章 UG NX 6基础知识 1
1.1 了解UG NX 6 2
1.1.1 UG NX的主要技术特点 2
1.1.2 功能模组和特点 3
1.1.3 新增功能 4
1.2 UG NX 6操作界面 10
1.3 UG NX 6基本操作 13
1.3.1 管理档案 13
1.3.2 定义工作平面和真实着色 15
1.3.3 设定图层 16
1.3.4 坐标系 18
1.4 管理对象显示 20
1.4.1 调整对象显示方式 21
1.4.2 对象操作 24
1.5 信息查询与分析 28
1.5.1 查询对象和特徵信息 28
1.5.2 对象和模型分析 29
1.6 思考与练习 32
第2章 草绘图形 34
2.1 草图基本环境 35
2.1.1 草图工作平面 35
2.1.2 设定基本参数 36
2.1.3 拖动草图 38
2.2 草图生成器 38
2.2.1 草图定位 38
2.2.2 草图的重新附着 41
2.3 创建和编辑草图 42
2.3.1 配置档案 43
2.3.2 圆弧和圆 43
2.3.3 派生直线 44
2.3.4 快速修剪 45
2.3.5 快速延伸 46
2.3.6 圆角 47
2.3.7 椭圆 48
2.4 草图的约束 48
2.4.1 几何约束 48
2.4.2 尺寸约束 50
2.4.3 显示或移除约束 51
2.4.4 动画模拟尺寸 51
2.4.5 转换至/自参考对象 52...
2.4.6自动判断约束设定 52
2.5草图操作 52
2.5.1镜像曲线 53
2.5.2偏置曲线 53
2.5.3添加现有的曲线 53
2.5.4投影曲线 54
2.6课堂练习2-1:绘製仿锤垫片形
零件草图 54
2.7课堂练习2-2:绘製连桿草图 56
2.8思考与练习 58
第3章绘製和编辑曲线 61
3.1UGNX中曲线功能概述 62
3.1.1曲线的分类 62
3.1.2曲线的多项式和阶次 62
3.2曲线的基本图元和高级曲线 63
3.2.1点和点集 63
3.2.2矩形和多边形 70
3.2.3二次曲线 71
3.2.4规律曲线 72
3.2.5螺旋线 73
3.3基本曲线 76
3.3.1直线 76
3.3.2圆和圆弧 78
3.3.3圆角 80
3.4样条曲线 81
3.4.1创建一般样条曲线 82
3.4.2艺术样条曲线 84
3.5曲线操作 84
3.5.1偏置曲线 85
3.5.2桥接曲线 86
3.5.3相交曲线 88
3.5.4镜像曲线 89
3.5.5截面曲线 89
3.5.6抽取曲线 90
3.5.7缠绕/展开曲线 92
3.6编辑曲线 92
3.6.1编辑曲线参数 93
3.6.2修剪曲线和修剪拐角 97
3.6.3分割曲线 99
3.6.4编辑曲线长度 100
3.6.5拉长曲线 101
3.6.6编辑圆角 102
3.7来自实体的曲线 102
3.7.1求交曲线 102
3.7.2截面曲线 103
3.8课堂练习3-1:绘製垫铁线框 103
3.9课堂练习3-2:绘製工具机尾座
线框 106
3.10思考与练习 108
第4章特徵建模 110
4.1基準特徵 111
4.1.1基準平面 111
4.1.2基準轴 112
4.1.3基準坐标系 115
4.2基本体素特徵 115
4.2.1长方体 115
4.2.2圆柱体 116
4.2.3锥体 117
4.2.4球体 118
4.3创建扫描特徵 118
4.3.1拉伸 118
4.3.2迴转 119
4.3.3扫掠 119
4.3.4管道 120
4.4创建设计特徵 120
4.4.1孔 121
4.4.2凸台 121
4.4.3腔体、键槽和坡口焊 122
4.4.4凸垫和凸起 123
4.4.5偏置凸起 124
4.4.6三角形加强筋 125
4.5其他特徵 125
4.5.1抽取几何体 125
4.5.2引用几何体 126
4.5.3曲线成片体 128
4.6课堂练习4-1:创建阶梯轴零件 129
4.7课堂练习4-2:创建支撑类零件 130
4.8思考与练习 132
第5章特徵操作和编辑特徵 134
5.1布尔运算 135
5.1.1求和 135
5.1.2求差 136
5.1.3求交 136
5.2细节特徵 136
5.2.1倒圆角 137
5.2.2倒斜角 142
5.2.3实例特徵 143
5.2.4拔模 145
5.2.5抽壳 147
5.2.6螺纹 149
5.2.7缩放体 151
5.2.8修剪 152
5.2.9拆分 153
5.3特徵编辑 153
5.3.1参数编辑 154
5.3.2编辑位置 156
5.3.3移动特徵 156
5.3.4特徵重排序 157
5.4课堂练习5-1:创建端盖实体
模型 158
5.5课堂练习5-2:创建扇形板 161
5.6思考与练习 164
第6章创建自由曲面 166
6.1曲面概述 167
6.1.1曲面造型的发展概况 167
6.1.2曲面的专业术语 168
6.1.3曲面的分类 169
6.1.4曲面设计思路 171
6.2由点构造曲面 172
6.2.1通过点和由极点 172
6.2.2由点云 174
6.3由曲线构造曲面 176
6.3.1直纹曲面 176
6.3.2通过曲线 177
6.3.3通过曲线格线 178
6.3.4扫掠曲面 180
6.4由曲面构造曲面 183
6.4.1延伸 184
6.4.2偏置和大致偏置 184
6.4.3艺术曲面 187
6.4.4桥接曲面 188
6.4.5熔合曲面 189
6.4.6样式圆角和圆角曲面 190
6.4.7修剪的片体 192
6.5课堂练习6-1:创建玩具车前脸 193
6.6课堂练习6-2:创建Y型接头 196
6.7思考与练习 199
第7章编辑曲面 201
7.1曲面的变形操作 202
7.1.1按曲面整体变形 202
7.1.2变换片体 203
7.1.3按模板成型 204
7.1.4扩大曲面 205
7.1.5片体变形 206
7.1.6X成形 206
7.2曲面的再生操作 208
7.2.1四点曲面 208
7.2.2样式拐角 208
7.2.3样式扫掠 209
7.2.4曲面上的曲线 211
7.3曲面参数化编辑 211
7.3.1移动定义点 211
7.3.2移动极点 212
7.3.3等参数修剪/分割 213
7.3.4边界 214
7.3.5更改阶次 214
7.3.6更改刚度 215
7.3.7更改边 215
7.3.8修剪和延伸 216
7.3.9剪断曲面 217
7.3.10整修面 218
7.4课堂练习7-1:创建汽车前挡板
造型 218
7.5课堂练习7-2:创建击发按钮
模型 226
7.6思考与练习 229
第8章装配设计 231
8.1UG装配概述 232
8.1.1装配的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 232
8.1.2装配界面简介 234
8.1.3装配导航器 234
8.1.4装配引用集 236
8.2装配建模方法 237
8.2.1自底向上装配 237
8.2.2自顶向下装配 239
8.3设定装配关联条件 242
8.3.1接触对齐约束 242
8.3.2角度和垂直约束 243
8.3.3平行和距离约束 244
8.3.4中心和同心约束 244
8.4编辑组件 245
8.4.1删除或替换组件 245
8.4.2移动组件 246
8.5爆炸视图 247
8.5.1创建爆炸视图 247
8.5.2编辑爆炸视图 249
8.6组件阵列和镜像 250
8.6.1创建组件阵列方式 250
8.6.2编辑阵列方式 252
8.6.3组件镜像 253
8.7课堂练习8-1:合盖结构装配 254
8.8课堂练习8-2:平口钳装配体 259
8.9思考与练习 263
第9章工程图设计 265
9.1工程图入门 266
9.1.1工程图的特点 266
9.1.2工程图环境 266
9.1.3工程图参数预设定 266
9.2工程图管理 268
9.2.1建立工程图 268
9.2.2打开和删除工程图 269
9.2.3编辑图纸页 269
9.3视图管理 270
9.3.1建立基本视图 270
9.3.2添加投影视图 271
9.3.3全剖视图 271
9.3.4半剖视图 272
9.3.5旋转剖视图 272
9.3.6展开剖视图 273
9.3.7局部剖视图 273
9.3.8局部放大图 274
9.4编辑工程图 275
9.4.1移动和複製视图 275
9.4.2对齐视图 276
9.4.3定义视图边界 278
9.4.4视图相关编辑 281
9.4.5视图的显示和更新 282
9.5标注工程图 283
9.5.1设定尺寸样式 283
9.5.2尺寸标注 285
9.5.3文本标注和文本编辑 286
9.5.4标注製图符号 287
9.5.5标注形位公差 288
9.5.6标注表面粗糙度 288
9.6课堂练习9-1:创建法兰盘零件
工程图 289
9.7课堂练习9-2:创建箱体零件
工程图 292
9.8思考与练习 295
第10章模具设计 298
10.1UG模具设计入门 299
10.1.1注塑成型基础知识 299
10.1.2模具嚮导工具列 300
10.1.3UG模具设计基本流程 301
10.2初始设定 303
10.2.1项目初始化 304
10.2.2模具坐标系 304
10.2.3收缩率 306
10.2.4成型工件 307
10.2.5多腔模和型腔布局 308
10.3分型前的準备 312
10.3.1创建方块 313
10.3.2分割操作 313
10.3.3补片操作 315
10.4创建分型曲面 317
10.4.1分型面概述 317
10.4.2创建和编辑分型线 321
10.4.3引导线设计 322
10.4.4创建/编辑分型面 323
10.5分模设计 325
10.5.1模製部件验证 325
10.5.2定义区域 327
10.5.3创建型腔和型芯 327
10.6课堂练习10-1:创建电话机下壳模
具型腔和型芯 328
10.7课堂练习10-2:创建读卡器模具
型腔和型芯 331
10.8思考与练习 335
第11章UGNX6数控加工 337
11.1数控编程加工入门 338
11.1.1数控加工的特点 338
11.1.2数控工具机介绍 339
11.1.3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 342
11.2UGNX6加工模组概述 343
11.2.1UG加工编程基础知识 343
11.2.2UGNXCAM专业术语 346
11.2.3UGNX6加工环境 347
11.2.4UGNX6数控编程
界面简介 349
11.2.5操作导航器 350
11.3创建父节点组 352
11.3.1创建程式 352
11.3.2创建加工坐标系 353
11.3.3创建几何体 353
11.3.4创建刀具 355
11.3.5创建加工方法组 355
11.4创建操作 357
11.4.1指定操作子类型 357
11.4.2指定操作参数 358
11.5仿真操作刀具路径 358
11.5.1生成刀轨 359
11.5.2刀轨检验 359
11.6生成车间文档并执行后处理 360
11.6.1生成并输出车间文档 360
11.6.2后处理 361
11.7课堂练习11-1:凸台平面和
轮廓铣削加工 362
11.8课堂练习11-2:型腔铣削加工 368
11.9思考与练习 373
附录UGNX6标準教程 375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UG NX 6中文版标準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