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方学术概观》读后感_1100字

《东方学术概观》读后感1100字

拜读梁老三部大作《人心与人生》《中国文化要义》《东方学术概观》,对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人和动物的区别,等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体认,也感谢梁老大作对我在思想上的指点。在《东方学术概观》中,梁老有说,如果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需要一个了解心理学的人对其进行整合。我正好略懂心理,就我个人的浅见,请梁老谅解,我需要驳上一驳:梁老将人生的问题总共分为三类,第一问题,人对物的问题;第二问题,人对人的问题;第三问题,人对自己的问题。然后,梁老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先解决人对物的问题(养活自己,物质世界及其丰富,西方那种对外的价值体系,去征服物质世界),然后才是儒家思想(人对人的问题)。中国先解决了人对人的问题,导致人对物的问题解决不足,所以导致了中国近百年的落后。我不认可梁老的这个观点,原因有以下几点:1、物质世界极大丰富是不可能存在的,原因是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2、能够在根本上反思自己的人也是很少的,即使是在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统治的中国,大部分人也仅仅只是知道教条(不一定做得到),能够真正体会反省之学的人是很少的;3、在一个社会体系中,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以上三个问题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问题;每个人出生就是自带人性,在社会中需要不断的修炼人性,所以,每一代人都有其人性中所需要主动面对的客观环境和心理的点;4、梁老没有将个人的思想分层,梁老认为个人在某个时段就只能够有一种思想指导其身,如果一个人在修炼自身欲望时,佛家思想达到顶级,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儒家思想又用到极致等,即使在解决人与客观物质世界的问题时,人对自己的问题依旧是存在的,一个人完全可以将西方哲学,儒家,道家,佛家思想融为一体去行事(梁老不认为可以这么做)。中国社会的一治一乱,从统治阶级的人性上去解释会更加符合情理。另外,梁老自己只体悟了儒家学说和佛家学说(真正有所修,而不是只看字面意思),道家学说体悟比较少,需要将道家学说一并体悟,在看待社会问题时,也许会更加开阔。社会形势的发展,个人认为综合了中西方各家思想之后,在人性上去推理会更加妥当。

当然,也感谢梁老的大作,让我可以体认并思考各家学说。一套文化思想可以被人所学习和流传,是因为可以从中得到好处(物质的好处和精神的好处),这两个好处也需要一个平衡,在社会体系中,缺物质的好处时,那么精神文化暂且搁置(西方思想);当缺精神的好处时,那么物质的好处暂且搁置(佛家思想)。只有两者齐头并进,那么社会才会稳定长久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东方学术概观》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