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珍藏版》读后感_1200字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珍藏版》读后感1200字

彼得•德鲁克:《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德鲁克把管理看着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而非静态意义上的重复和展示。这种看法的好处是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摆脱了僵化的宿命,低层次的管理者很容易落入机械论的窠臼。这一现实同时也是德鲁克何以这样强调管理创新的意义所在。

某种意义上,管理追求一种接近于静态意义上的重复过程,此即所谓的“系统”。而这类系统的共同表现,往往是将管理推向僵化,甚至僵死。德鲁克深知这种管理的悖论性宿命,这同时也就是其何以在吊诡的管理现实中强调使命,责任和实务的内在意义。事实上,实务这个词语很有可能并不足以完整表达德鲁克管理思想。是实践而非实务,实践更加形象和动态。

使命,责任,实务,这三个概念加在一起,就构成了管理的整个内涵,也使组织的群体完美而又完整当然融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体。使命是组织战略层的理念核心,最高上层必须负责找到组织的使命并形成具体的责任概念描述。责任是组织管理层的执行核心,管理层的责任就是将组织使命形成具体计划并付诸贯彻。实务主要是组织中基层群体的行动核心,行动群体执行管理要求,从而追求和实践组织理念追求中的使命。

一方面从上层使命到中层责任到基层实务的组织架构,另一方面是从基层行动到中层执行再到上层使命的实践结构,此两者形成了管理从横向到纵向的覆盖面和深入读。再次则通过上层使命中层责任再到基层行动三维设计,立体而清晰的表现了管理的整个模型。

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时,会惊讶的发现这位大师的管理思想并非仅仅只是抽象意义上的描述,更是清晰明了仿佛水晶雕塑一般的艺术模型。通过这尊形象立体脉络清晰的雕塑作品,我们既可以从表面上触摸到整个管理的形象,还可以几乎完美的观察到整个管理雕塑内在的血管脉络。其清晰程度,甚至延伸和细化到了几乎每一条管理的毛细血管的程度。

管理的艺术性在这里得到了完整和高度清晰的还原。这还得益于另外一个原因,即德鲁克广泛的在其管理思想中融入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军事学和历史学思维。非如此广泛的宽度,容度和深度,不足以对管理理解到这样深刻的地步。

但德鲁克的思想更多的停留于行动观念的层面,这是他过度强调实践的造成的另外一种结果。这种结果谈不上是好是坏,无非是需要某种程度上的理念弥补而已。这样去看待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会发现如果把德鲁克的思想结合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强调观念而轻于理念,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则强调理念而轻于具体的观念。“知行合一”与“致良知”,能很好的弥补德鲁克管理思想中的抽象理念缺失,从而使实践使命,责任和实务的实践思维达到空前的应用高度。

2017-4-3于宝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实务篇)珍藏版》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