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读后感_800字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读后感800字

美国第39任总统詹姆斯·吉米·卡特有着强烈的基督教信仰,并且属基督教清教徒独立派中的浸礼会一支。浸礼宗强调信徒与上帝的直接联系,无须神职人员和教会为中介,只承认基督和圣经在信仰与实践上的权威,浸礼宗的宣言并非强制信徒的信条,并不具有权威性、约束性。卡特因此深受基督教信仰的洗礼,他一直坚持宗教信仰应当成为美国社会价值观的牵引和目标。从海军军人转向商人,再到政客的身份转变,卡特从国家视角俯瞰了美国社会的面貌,以及不断产生的新变化。特别是从政府治理社会的实践来看,它的功效常常超过宗教机构及其宗教行为。但由于政权统治和政府治理也不免出现诸如人权争议、环保问题、国际形象、世界责任等现实问题,并且卡特将这些问题归结于道德价值观的濒危。而粘合美国价值观的重要力量就是卡特一生坚守的宗教信仰。因此,他致力于政教合一的努力,通过既充分运用政府机构,又批判像原教旨主义这些“狭隘”的宗教信仰,坚持“向善”的宗教信仰,通过政治承诺的践行而以“人治”达至“国治”。但现实是,如同本书呈现的一样,美国现行的国家行为和表现并未展示出他们奉行的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反,却使之面临着危险的处境。卡特对比此作出的注解,透露着两个鲜明的倾向,一是美国作为世界大国的不可或缺,是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甚至是力量的代表。二是美国价值观的拯救充满着上帝的味道,唯有得此眷顾而得以重新整合。由是思忖,价值观为何成为众多社会现实问题的源头,或者诱因?除了不同的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因素,还有国家制度之间的较量。制度较量的说辞却是美国人避而隐之的,这恰恰是他们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方式。当然也是与制度体系相配套的话语体系的巧妙呈现。所以,一本令我们深刻反思价值观问题的著作,在其客观描述上是值得学习的。然而,在其价值立场上却是要我们甄别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