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差异》读后感800字
书名翻译为天性差异会好一点,毕竟是分析性格和心理类型的书,“天资”让人感觉是在分析天赋智商之类的东西,非常值得一读的心理学书籍。高三第一次测试是INTJ,也是第一次对MBTI心理类型感兴趣,不过貌似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心理类型不多啊……读心理学书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因为认识自己是一项需要付诸一生的事业。
世上的有些事情是沟通问题带来的,矛盾的解决也依赖于沟通的顺畅有效,而沟通的顺畅有效则部分依赖于对对方的理解。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思考的逻辑和感知方式也是不同的,知道对方为什么这样想有时比知道对方的最终结论更加重要。因为只有知道对方的思考方式,才能找到双方的分歧所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否则,双方只能在互相呵斥中骂对方SB而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这本书对16种心理类型的分析比较全面,但是身边不可能有这么多类型难以对号入座进行直观感知,所以不少内容只知皮毛,只能对自己熟悉的心理类型有所理解,不过也算是有所帮助,至少可以大大缩短对一个人的性格分析过程。
孩子的心理类型在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但还不够稳定,家长需要对其合适的教育,适应孩子的天性进行发展,而不是强行改变心理类型,这样做的结果或许孩子能取得预期的成就(虽然我觉得百分比很低),但付出的代价是孩子的天性被扭曲,他不会快乐(当然如果说快乐幸福这些概念不是很重要的事情的话,那就无可厚非了)。所以,因材施教很重要,让孩子做自己很重要。或许这就是“做你自己”最坚实的理论基础。
了解自己心理类型的两大好处一是知道自己的独特优势,将其好生培养,这一点应该很多人都能做到,二是知道自己的劣势,学会运用对立面的思维过程,这一点尤其困难。所以,判断哪种思维方式适合哪种状况,尤其重要,这是采取正确思维偏好的前提。
值得二刷。另,附上MBTI心理类型测试链接(http://www.apesk.com/mbtihd/mbti_all.html#7),感兴趣的快去测试!目前身边没有一只intp,很好奇号称最稀有人格类型之一的学者型是什么样子的[皱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天资差异》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