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读后感_800字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读后感800字

因父受牵连坐牢(反思官场愚忠)
龙场悟道(心性磨砺)
庐陵判案(了解民间疾苦)
平叛宁王(顺势而为还是同流合污)
剿匪历练(江西、福建)
著书讲学(升华心学)
这本书的大概框架是以上六件事,作者说的六次“突围”,感觉好像有些牵强。
有一个问题待解——(作者在《后记》篇中提到过)为什么中国人的心学在国内发展不起来,却在日本发扬光大了,并把日本带向世界发达国家之列?
提到王阳明,大家都知道他的心学观点——格物致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康德的先验论与超验论的观点,我觉得在“格物”上王阳明与康德有些关联。)格物:认识周遭的事物环境,了解他的内在性关联性。致知: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日后回顾过往时依然是无怨无悔地选择。用哲学的观点来理解的话是唯物辩证,唯心至简。
昨晚读《思想国》,熊培云提到“程抱一”这个人,因为之前不知道,所以特别留意了一下,他在文中提了一句话我非常想感慨的话——外加的道德抑制不了内生的危机,人性仍在形成过程中,拒绝恶的最好方式是制衡与平等。恰好我准备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制衡与平等我谈不了,格物与道德勉强可以插进来几句话。
通过行政手段去遮丑抑制人性,从长远来看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让人笑话。
自古以来,官方是带着隐性的手段在做这件事。每当看到国外政党轮替一次,我就心痛一次,你看人家又换一种活法了,又爬完一座山坡了。而我们是一群人在爬坡,一个人在前面领队,旁边一群人盯到,有没有人掉队,有没有人偷懒,有没有人干坏事,有没有人在队伍中捣乱……
走在前面的打掉,走在中间的亦步亦趋,走在后面的碾掉。
我们一些研究历史的学者动不动就给自己的国家冠个响亮的称呼,巨龙、雄鸡、睡狮啥的,我立马产生拍砖的念头,一些键盘侠不懂历史,你都一把年纪知名学者了还跟这普通人一个水平,这与身份不符与工作不搭。
写个框框在这,日后再来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王阳明的六次突围》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