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去日苦多》读后感_800字

《去日苦多》读后感800字

前几周看完安妮鲜花的英文启蒙经验的书后消停了几天,有一天脑子里突然想起《漏船载酒忆当年》,想起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就想找那本他的自传了。一直想象不到他的经历有多神奇,民国时期就能去搞中英翻译,娶了个好漂亮的外国太太回来(我觉得戴乃迭像艾薇儿恕我脸盲),极富盛名但我没读过他的作品,也难怪,他的主要工作是把汉语写的作品译为英文的,这其实相当难,因为要符合外国人的思考习惯,把外文译为中文还可去查字典满满组织语言,汉译英不行。我读英文文学读物也很吃力。可惜这边那本自传没上架,只有他人写的传记和他的文集,我选择了看他的文集。也从中隐约知道了他的一些经历:他幼时就有英文家教较英语,后来去教会学校上了学,上学时就有钱在中国买英文读物,接下来留英读大学,认识了钱锺书和他夫人杨绛,携戴乃迭回国后在好几个大学任教过,后来文革期间某天在家喝酒被抓起来关了很多年。他还和老舍做过邻居。他和他夫人合译过《资治通鉴》某一部分,能译文言文说明他古文功底深厚,他的另一中文家教魏先生很看重他写的诗,基本勉强能填补一点我的好奇心。
更有趣的是意外的收获:发现了一些早期中外交流融合的痕迹,比如中国的灰姑娘叶限小姐姐,名字是ash相关的音译、还有舶来的在洞中遇龙的故事是阿拉伯来的,最神的是《秦王破阵乐》那段的论述,这段曲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创,李世民登基前是秦王,可是他猜测秦王指的是古时候的大秦,也就是罗马,他在欧洲看剧的时候发现曲目风格节奏很像联想到的。
另外还知道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金鱼和菊花的来历,金鱼是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培育的,菊花的很多品种也是,所以我们是菊花种类最多的国家。
其实文明一直都是全人类的成果,有时候对文化的误解在于眼界不够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去日苦多》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