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读后感_1200字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读后感1200字

2016年因为与自己从事的工作相关,我在微信读书上购买了这本书。直到2017年9月我才开始阅读,阅读此书之后个人的感官是:应该早读且常读。
不同于其他描写房地产的书,此书个人认为堪称为“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作者以1979年改革开放为起点,逐年讲述房地产在中国改革开放从萌芽到突飞猛进阶段中扮演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土地何时国有化的?相信大家都认为是1949年建国,实际不是。中国的土地何时可以出让的?中国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在哪里?中国的第一家房地产公司是谁?中国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源自那里?是谁提出的房子是商品?是谁提出的买房可以贷款?作者都以发展历程的手法告诉了读者,书中关于中国各项土地的政策法规作者都精确到年月日甚至时和分,且对政策法规发展中的影响到的城市以及当时制定政策的官员、享受政策改善生活的具体人民都做了实际采访,真的是一本非常用心的著作。
相信很多没有接触过房地产行业的其他领域从业人员不会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土改”“房改”的影响力,过多的人还是在抱怨一直持续上涨的房价。那么我们回到没有土改房改之前的年代,国家的住房制度是单位分房,不允许私自加盖房屋,也就是说一家三代5-10人生活在40几平米的房子里,没有独立卫生间。说句幽默的话,你想和新婚妻子亲热一番都得把全家人支出去。看到此书评的部分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住房生活,那个年代房子可以买卖后,买房的人基本都是借光了家里所有亲戚的钱,当一个家庭居住在自己的新房时的第一晚基本上都是睡不着觉且眼眶湿润的,夫妻俩都不敢相信这套房子是自己的,妻子会把家里每一个角落打扫的一尘不染,丈夫会更佳拼了命的工作,房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根和情怀。不要拿北欧那些国土面积和人口均不如中国一个市的生活方式来对比中国,那是不适宜且不现实的。
改革始终是跟艰难二字分不开的,在中国土改房改的发展历程中,部分城市部分领导敢为天下先排除万难不惜冒着牺牲自己政治生命的风险大胆改革,在同省兄弟城市一路举报、穿小鞋、刁难和所谓的专家学者的一致抨击中艰难前行,他们为此付出的努力如今也获得了应有的殊荣,其中当时部分的地市官员科员如今已经身处国家常委,也感谢此书让我认识到了这些国家领导人勇敢青春的一面。
30年前的我们,无法想象今日住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里是怎样的情景,假如没有改革开放,也许我们今天还在为熬到单位分的一间筒子楼小房间而挣扎;假如没有改革开放,也许你我今日还会一家九口挤住在十平方米的小屋子里。但任何一项改革,都难以达到绝对的完美。同其他产业一样,我国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巨大利益驱使下的盲目囤地、扩张,商品房供给中高档豪华住宅过多,中低价位普通住宅偏少,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调整步伐较慢,保障类住房供应严重不足,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最后,此书之于我的意义和作用大于之前在微信读书里看过的其他书目,收藏 推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们房地产这些年》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