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读后感_1100字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读后感1100字

在学校的时候,特别喜欢看小说,尤其是轻松浪漫的爱情小说和侠骨柔肠的武侠小说,还有韵律完美、让人有无数遐想的唐诗宋词元曲;故而语文课上的一篇篇杂文,都是不知所云,尤其是鲁迅先生的,看到就想翻过去的节奏。最近不知是怎么了,却对各种杂文充满了兴趣,从这本书到许子东老师的《书生之见》,也许是因为杂文总能用准确凝练的语言直指社会问题和弊端。前两年快手迅速火起来的时候,有人说在那里仿佛看到了一个魔幻世界,其实梁晓声老师早就有这半个中国和那半个中国的说法,但倘若从个人的视角细细究来,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然,这样其实是开始陷入唯心的灵修的视野了。
这本书很多内容都是十来年前发表的,过去了那么多年,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甚至暴露得更加明显。暴露得更明显,并不一定是坏事,而是因为民众意识开始一点点地觉醒。作者在书中列举了当前国内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交通拥堵、到物业税与强制拆迁,从政府分配正义到矿难与工会组织,从公众参与外交到外来人口与城市的多元,从农民工二代到大学到底应该怎样保持独立,从教育改革到出租车的N次涨价等等,问题很多,仔细分辨下来,这些问题,和十九大所总结的一样,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通过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一系列机制和体制的建设,让国家和人民富裕了起来,人们开始对精神层面有了新的追求,但是国家的体制依然是原有体制,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制度、设施的匹配度开始失衡了,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声音。用作者的说法就是,新中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高度融合的结构,普通民众一直都是任劳任怨、没有所谓的民权的概念的,所以才会产生侵犯他人权力者无意识,不知道尊重他人的权利,被侵犯者也无意识,不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国人公民权利意识的淡薄,和千百年来的封建君权思想的压迫关系甚大,习惯了被束缚在土地上、当顺民的日子,又缺乏一场像西方文艺复兴对人本主义的洗礼,是以即便是新中国成立了、翻身做主人了,那些普通的民众大多还都是曾经小富即安的小农阶层群众,依然是这个世界最好统治的人民。
教育在普及,时代在进步,社会的公正、法治意识慢慢觉醒,民众也渐渐意识到人民和政府间其实应该是一种“契约”关系,而非统治被统治的关系,政府权力与责任的失衡,公信力的减弱,公共领域的被压缩,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在这二十年来疯狂的土地财政和高速度发展后,也确实该审视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因为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有相应的社会、政治的制度建设配套,否则经济也无法健康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