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独坐小品》读后感_1100字

《独坐小品》读后感1100字

汪老在《人物品》中写朱德熙老师专研语言和古文字不止是是辛苦的劳动,更是一种超级的享受。因为德熙老师随时都能感受到它们的美。由此而及一切科学,到了最后,都是美学。然而把自己所体会到的美感传播出去,这样活着,才有意思。所以,朱德熙老师有了一批十分爱戴他的学生。
同样沈从文先生在给妻子三三(张兆和)的一封信中曾这样透露:“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的这份工作上来。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边城》写的那么美便找到了答案。
眼中有美,心中有爱。这是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汪老说沈先生的四十本小说,是在寂寞中完成的。何出此言呢?因为沈先生曾明确表明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中得来的。他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他认为寂寞不是坏事。
我们欣赏他的故事,喜欢他质朴的语言,却于静美的画面与描述中好像未曾感受到沈先生重造民族品德的思想。在“寄意寒星荃不察”中,沈先生不得不寂寞啊!
还好有汪老这样一位入室弟子,他看明了他的老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于是他说:“安于寂寞是一种美德。寂寞的人是充实的。 寂寞是一种境界,一种很美的境界。”他还说:“寂寞安静,是艺术创作所必需的气质。一个热中于利禄,心气浮躁的人,是不能接近自然,也不能接近生活的。”真的是受教了。
其实汪老的话反之亦然,被艺术熏陶多了,也会变得寂寞安静。
之后汪老介绍了废名、何立伟的“文章品”,写的实在是非常好,很喜欢他们的作品,也很高兴汪老的解读。让读书so easy!
没想到汪老会评论阿城其人其书,阿城大才一枚。以前买过他的两本收藏版作品,红蓝印花绒布包装,色正纹美,很精致。然今年又推出最新版的《阿城全集》,花三百多银子拿下。我喜欢阿城不止是因为他的小说还有他的电影也是耐人寻味的。
汪老对阿城的评价很高,书中他这样写到:阿城的文体的可贵处正在:“不取诸邻”。“脑袋在肩上,文章靠自己。”‘阿城是敏感的。他对生活的观察很精细,能够从平常的生活现象中看出别人视若无睹的特殊的情趣。阿城业已成为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青年作家,循此而进,必将成为中国小说的大家。
不知阿城先生有何感想,如果他们之间能有一次对话一定很精彩。汪老和阿城先生有共识的地方,那就是“吃”,写吃、谈吃都很吸引人。是不是北京人都这样?他们真的是很会吃的老饕。但可惜汪老并不认识阿城,只是从他的小说猜测揣摩其人。很有意思。汪老还有一大爱好就是猜测人(研究),但都八九不离十。
看了好几本汪老的书了,这本《独坐小品》看的是最慢的一本,很欣赏也很享受的一本好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独坐小品》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