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_1100字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1100字

因为之前欧洲历史看的比较少,只零星知道一些散落在各个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没有办法形成较系统的认识,一直希望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于是就买了这本书,断断续续的把它看了两遍,这里做个简单的总结。

第一遍快速的看过此书,确实称得上极简,寥寥数百页,就涵盖了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欧洲,再到近代欧洲近两千年历史。再通过几条线索将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关键事件穿插到一起,逐渐有种将欧洲历史连成一条线的感觉,就像作者在引言所写的:

“我的目的是从中找出欧洲文明的基本元素,看这些原始如何穿透时间重新组合,从古旧中形塑出新的样貌;看旧有的东西如何屹立不摇、风云再现”

感觉就像是为我这种对欧洲历史历史知识懂的较少的人所写(笑脸),比较容易抓到重点,容易读的下去了。基于此,我后面又认真从头细读了一遍。

本书分别从六个不同角度,对欧洲历史做了详细的述说,书中讲的非常清楚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我比较感兴趣的点是书中关于知识/思想的保存和传播的介绍,这些偶然的事件的发生,间接引发并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有两点:

1、 古希腊罗马学术的保存和传播

--罗马教会将古希腊罗马的学术保存了下来,教会将信仰制度化之初,非常仰赖熟谙希腊罗马传统的高级知识分子协助,利用希腊哲学、逻辑学为基督教教义辩护

--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后,将希腊学术带到了西班牙,不止形诸文字,更详细演绎,并允许欧洲北部的学者前来抄写。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的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这些希腊原文作品是在间隔很久,并且绕了极远的路之后—中世纪的西班牙以及15世纪的君士坦丁堡—才抵达了西欧

2、 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

--《圣经》是以拉丁文书写,极少人能够阅读。教会是唯一解读《圣经》的权责单位。任何人要是利用《圣经》去批评教会的训示或作为,就会被当做异教徒绑在木桩上烧死。

a) 教会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法,避开了对教会的破坏性批判

--《圣经》是马丁路德据以批评教会的关键

-- 马丁路德第一件事就是把《圣经》翻译成德语,使得人人都能阅读、成为自己得救的主人

-- 拜印刷术发明之赐,马丁路德对教会的批评和谴责立刻被印成文字,传遍了整个欧洲

-- 教皇要打压马丁路德的计划还未成形,他的大名已是人尽皆知,每个人都在拜读他的批评文章

当然,欧洲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是有众多类似的因素叠加起来,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的结果,的确也有些运气的成分。比如说:

假如当初征服欧洲的不是数个相互敌视的日耳曼蛮族,而且统一的日耳曼人或者穆斯林?

假如古希腊罗马学术由于战火纷飞,从此消失于历史之中?那现今的欧洲,现在的世界又当是什么样子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