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月光:电影《一个勺子》原著》读后感800字
起初,是在豆瓣搜一本叫《一个勺子》的书,机缘巧合,却搜到一部同名的电影,心想是否是改编?是的,但不是改编自我搜的那本书,而是另一本叫《奔跑的月光》的书。
那天下午无聊,看看电影《一个勺子》。说实在的,开场色调灰暗,一股浓厚的土味,没有华丽的演员,不是我这个年龄喜欢看的电影。也是实在无聊,就想看它演的有多土,然而却一步步被情节所吸引,感受到的是一种耿直与质朴。
什么都没说,上来就是一个流浪汉(勺子,北方称傻子)伸手跟主人公拉条子(书里叫宋河)要馕吃,居然给了,狼吞虎咽,不够,伸直手,再要,再给,我很是不解,直接走不就得。走就没故事了,走电影就演不下去。看,出事了吧,勺子跟定拉条子了。
接下来就有了,甩掉勺子的故事。第一回,没有报警,没有交给收容所,我就纳闷,这么简单的问题非得搞得那么复杂,赶不走,害怕冻死负责,给吃、给穿、给地睡。第二回,明白了,收容所要经过村长,然而都是热炕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主。第三回,派出所,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管你什么事呀。中间又不得说一下另一位饮血食肉的主了,先前骗了拉条子替儿子减刑的钱,对于拉条子的询问,总是避之不及,赶之不及。好了,没办法,傻有傻的办法,失物招领,我猜你想说寻人启示,可是电影就是这样,也是\\勺\\的体现吧!
不登广告还好,这一登就出事了,前前后后来了几批人后,都声称是勺子的亲人,最后落的人财两空。又来了喜剧性的一幕,寻人启示。充满疑惑的拉条子东奔西走,想追寻一个答案,却像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人人都避之不及。
最后才明白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勺子。
电影最后没有说明勺子的下落,只留下另一个勺子(拉条子)的背影。
深深感受到低层人民的质朴善良与无奈。
电影虽为改编,但基本保留了原著的情节。电影之余我想看看是否还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才打开了这本书,结局就只是到这,没有了。后面的章节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基本情感不变,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但耿直质朴善良一直坚守在那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奔跑的月光:电影《一个勺子》原著》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