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资本主义大变形》读后感_1700字

《资本主义大变形》读后感1700字

在西方社会能直接说出这样观点的人不多了,凯恩斯主义 货币主义对于处于国家 金融资本主义的美国来说就是毒药,经济理论绝大部分时间是为政治寻租来服务的。凯恩斯的理论恰好在边际理论之后出现,同时在配合政府在大萧条时的支出政策上起到以“影响系数”为观察量的经济学,当时美国产业过剩,罗斯福把人民安排去基建工程,就跟中国当时上山下乡的性质差不多,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过剩劳动力。同时政府扩大支出,降低税收,降低利率,刺激整个经济体的复苏。由于那个时候美元还是和黄金挂钩的,所以贸易出口的增加导致的美元的升值,是一种真实价值的升值。
不过文中却指出所谓的复苏,只是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复苏,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企业税低了,个人所得税高了,总的来说个人收入没怎么变。不过那个时候两房就开始出来了,美国那个时候就开始想把住房贷款证券化放在市场上升值,因为也算是政府放开监管和税率,让这个市场拉动内需刺激需求。但也为之后的泡沫埋下了伏笔。之后的二战算是让美元正式成为国际锚定货币,毕竟80%的黄金都在美国,之后各国要发展就只有找美国借钱,找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等于找美国。所以这个时候美国正好国内金融市场面临疲软,挂钩之后直接利用信贷开始往国内注入资金。信贷的来源就是美国国债和美元,一开始这两个还是两个体系,一个是外汇概念上的信贷,一个是国内储备金概念上的信贷。这个时候的政府面临两级争霸的局面,大量的利用国债进行军备支出,但事实上真正是用来战略保护性的军备却没多少,绝大多数是进入了和政府关系密切的军火商手上,所谓国进民退。
之后美国在尼克松手上完全放弃了产业资本主义,来到了金融资本主义,靠着之前的积累,美元成立世界主导货币,同时又和黄金脱钩了,这样的话之前说的国债和美元本质上就没区别了,都是以美国政府的信用为价值来进行货币价值定位。这也可以说成是政府信用证券化。同时之前的军备支出开始有了效果,美国向全世界输出军备实力,告诉各国美国的实力很强,政府信用价值很强,所以美元坚挺。但这也直接导向了之后的市场上的一切资本泡沫,因为美国政府不相信自己不会倒,同时世界各国也很难相信美国政府会倒,所以美国政府就能夸张地扩大债务进行财政支出,同时配合60年代后主流的货币主义,主要财政政策没到位,那就是货币的问题,市场就是自由市场,自己骗自己都如此透彻。也因此不断地靠增加国债和国内信贷来增加美国的货币。对于美国国内的企业来说,那就等于印钞票,因为不存在汇率问题,对于国际上的各方来说,美国又发国债又贬值美元,就等于双重掠夺了,但又没办法,只能继续保持对美国进口和金融业务,这样美元在兜了一大圈后又回到美国,这样美元通胀的成本就转嫁到了其他国家。
美国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一看,政府信用证券化 无限制发行美元 政府寻租行为 反智主义历史,简直比大萧条时期进行“财富创造”和分配还好容易,正好产业过剩到头了,不如就炒房产,配合金融工程技术将资本进行多次证券化,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次贷危机。但美国自己在2008年后并没有什么改变,还是继续增加国债扩大政府支出,不知道这个方式什么时候能走到头。
对于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无非两个,一个是领土安全,另一个是财富增长,特朗普知道将军备支出调整结构,建立边境墙,也知道在无法限制美国债务增加的情况下只能多让美元回流,延迟债务危机的爆发其他的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回头来看美国改如何改变?我觉得应该是一场革命,如果有一位特别有胆识的政治家,那就能自上而下地改革,关于两党的制度需要人民来参与建设,美联储和12个分储的关系应该解散,地区可以共和制,银行不能共和制,只能集权制,同时限制金融机构对于政府信用的利用和寻租,严肃对待腐败和寻租问题。如果是自下而上的革命,那这个后果可能是世界性的,对各国影响都很大,其实并不希望看到这种革命,所以美国也许只能盼望有这么一个人能作为改革的“开国元勋”来进一步发展,但事实上华尔街和美国政府背后其实还有组织,难度是非常的大,所以只有看那个组织有没有什么观念上的转变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资本主义大变形》读后感_1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