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自传,坦诚而通透地讲述自己的一生。李银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由于“文化大革命”,她只读到初二就中断学业,参加串联、去内蒙古兵团插队,还在山西农村种了两年地。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
李银河的这本自传集《人间采蜜记》给我带来很大的震撼和很深的思索。首先,李银河作为一名学者她的一些“超前”、“超脱世俗”实则是“绝对进步”的观点在当时代来说为不少人所诟病、质疑、批判,每每成为热点、焦点、论点的中心。另外,不明就里的人们总是把她当作“王小波的遗孀”这样的身份去解读,我自己也是这样的,对她本身在学术研究上所做出的专业贡献是不了解的,有些人甚至是不理解的,仅仅因为她是那个“你好哇,李银河”注之以深情的王小波的爱人去认识,其实这样是十分偏颇、十分错误的。就算对李银河这样一位著名学者有着较之一般人的认识,也会冠之以“王小波遗孀”这样的姓名。没错,是她发现了王小波的文学才能,是她引导着小波留给世间厚重的文学作品与不流于世俗的思想。从李银河本人来说,王小波是她的心灵知己,心灵之窗,他们虽然出身于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家庭情况,但他们是那样心灵相通,其乐业融融。李银河坚持让小波写作,但同时王小波也成就了李银河的文学梦。王小波的爱就是这世间给予李银河的馈赠,对于小波来说又何尝不是。但除了爱情,他们还有共同的思想、游览阅历、共同的成功。如果一位读者仅秉持着从自传中挖掘时代名人的生活秘辛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通过只言片语对另一个人的生活管窥蠡测,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世界。如前所述,王小波对李银河至关重要,但如果仅想从这本自传中了解一些名人间生活中不足与外人道的事就要大失所望了,王小波在这本书中占据了一定的篇幅,但作者李银河是一位拥有严谨、求真、诚恳等素质的学者,也是一位生活与人生的观察家,她从年轻时代写起,一直叙事至退休后的生活与未来规划,从不虚张声势,也不炒作卖弄。王小波自然不能作为这本自传集的一个卖点,在她的书中,她与小波的感情是那样真挚,她与大侠的相识相知又是那样可遇不可求。在这本书中,作者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思想者的生活态度、人生追求、磨砺与成长,一位害羞的女性对时代性学的超前思考以及对追求进步所做的不懈尝试。它能带给人们很多有益的东西,比如对读书的思考,对互联网媒体的运用,对生活的心态,对成功的探索等等。永不失望,永不绝望,人生怎么可能没有一件使人觉得快乐的事呢,没准在痛苦失意的当口会偶遇柳暗花明,但前提是人们要永远保持纯真,保持思考,保持诚挚的心态。人生短暂,白驹过隙,采蜜人间,人们在出生之前和逝去之后都是绝不存在的,那么何不在确保存在的那几十年汲取知识,尽情enjoy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后感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