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

作者:余秀华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女诗人余秀华的首部个人诗集,共收录其精选作品100余首,内容始终围绕爱情、亲情、生活感悟和对外面世界自由的向往。余秀华一直生活在乡村,出生时脑管肢体的部分受了损伤,但这一切似乎与她的诗人角色毫不违和,她以为“就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诗歌)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她的诗有着大胆的想象和刻骨铭心的爱,语言也具有直击读者内心的力量,她的诗苦痛但不阴暗,大胆而又清纯,给人信心,充满阳光。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评论余秀华及其诗歌,褒的说她有常人莫及的语言天才,是这个时代难得的真诚的诗意;其诗像饱壮的谷粒一样充满重量和力量,是被生活蹂躏的心灵我行我素的真诚以及对生命的信念,“真实呈现一个残疾女人充满爱的躁动与呼唤”,让人感觉到“一种美,不是梨花带雨的美,凄凄惨惨戚戚,而是暗夜挂霜的美,清冷刚烈”,是“生命的诗歌,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让你的心疼痛。”

贬的,基本两方面:一是说她的诗歌显得低俗,是残疾妇女性压抑的直白流露;二是说她的诗歌没有“人文情怀”。

我站在褒这边。

一个诗人的全部诗篇,总有好的和不好的。诗人本身不是挂在阳春白雪树枝上的角色,而是每个人可以对待生命的本色和姿态——我们为什么诗意地生活?心中有诗意为何不表达?多数人既无欣赏的能力也无表达的能力。余秀华本人对诗歌的看法、对生命的认识、面对外界争议的态度,都是我欣赏和认同的。比如她说,“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态到来,不过是一个人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说“为什么诗歌看起来比较美、比较深刻,而我们的生活又是这么龌龊不堪,我们为什么写文字?就是想把生活看明白。不要把诗歌看得很神圣,你觉得文学带给你精神的滋养,你觉得它比你的生活状态高,是你高看了诗歌,不是诗歌高于你的生活。你把它放下来,融进你的生活,就会发现它和你的生活就是一样的。诗歌不是歌颂真善美,而是对为什么会有丑恶具体思考的过程。”

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切文学都是性压抑的产物。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压抑和普通大众所理解的性压抑根本不是一个程度。活得越久人可能会越明白,人的全部一生的活动——我们称之为生命——都是自身生命力的展现。余秀华从来不隐藏其对爱情的渴望,《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更是关于爱欲的呼喊——这有什么错?她的爱欲卑微鲜活,这是她的生命力,鲜活的生命力是可贵的,没有生命力的生命反而是一片荒原。

诗歌就是融合在生活中的。有些人会一边喊着要诗意地栖居,一边又对别人表达的生命呐喊冠之以精俗从而嗤之以鼻。诗意地栖居不是弄几盆花喝几杯咖啡的事,是懂得生命并追求一种更真更美的生命的过程的事。你可以在读一些诗时觉得读不懂、觉得文字不成熟、有些矫情、浮夸造作,但不是轻易否定诗歌甚至诗人本身,因为别人至少在坚持表达,在呼喊,在爆发,在“活”。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月上柳梢头的时候,那个人不是我

相濡以沫的一个不是我

唱歌的不是我

心碎

流泪的那个是我

把爱和生命一起给出的是我

你的爱情如一朵浪花

越近越危险

危险的是她。

我依旧把门迎着月色打开

如同打开一个墓穴

而月色没有到来。

我的身体里本来就有酒的成分

不为醉你,只为醉我自己

如同千山万水以后,

我的眼泪

不为你

只为我自己

没有一棵狗尾巴草能诱惑我

没有一块乌云能让我屈服

我不曾想我的安静和宽容能招来示爱者

被拒绝后,他散播谣言。

唉,我是否应该告诉他:

我腿上的疤痕,是烫伤的呢

我喝酒是因为我爱一个人呢

我是否应该告诉他:

我身体的疤痕到处都是

他要的美,我无力给呢

我是否应该对他说明白:

每一天我都活在自卑里,活在对另一个他的思念中,活在徘徊犹豫中,活在现实与浪漫中,活在保守与不羁中。

但是我不会说,说出来他也不会懂

我们在夜色里去向不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