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低智商社会》读后感_1600字

《低智商社会》读后感1600字

首先我想说,读前几章节的时候有种“文风好犀利,真有意思”的快感,读完中间的时候,开始“对号入座”,因为发现自己“智商真低”,再读,便开始反省,觉得自己“不配读此书”,看到后面…感触越来越强烈也十分丰富,因此决定写个略长的书评作为标记。
一、关于新时代素质,思考力
通篇看完会发现,作者对于“思考力”不仅仅是“独立思考”这件事,而是站在一个全球化的高度来审视一个人对“国际竞争”的“危机意识”。那么,思考力的缺失,很根深蒂固源于“安于现状”的“小幸福”心理,一种只关注半径三米内事物的狭隘眼光,一种缺乏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的怯弱。
二、“英语、金融、IT”三大领域的学习
看这本书会产生“自卑感”,会发现自己正是那种世界观不完善的“经济文盲”。这都是源于自己对所接受的信息的筛选过于小民意识。纵观中国社会,有世界观的人并不普遍,三观正常都已是奢望。因此,这不是一本适合“屁民”或自甘堕落的人看的书,因为也许会有一种“操心那么多干嘛”的心态吧。但是说到此,不得不说,本书也带有很浓政治意味,若从民众角度来看,的确,每个人价值观不同,大部分人都是“知足常乐”的,或者说,多的是“愚民们”无能为力的事,我认为也没有什么问题(即便大前先生的训斥稍显苛刻)。只能说,但凡想变得更优秀的人更具备竞争力的人看完此书都会获益匪浅(它并不是一本休闲读物)
三、站在更宽广的地方看世界,看自己
很大的一个感触是当作者描述中国。作为一名海龟,在年少无知的时候也是崇洋媚外的主儿。怎料民族意识的养成拜留学所赐。走出国门,才发现外界对中国的评价都是如此强大、上进!所以,比起跟风吐槽国家吐槽政府(实际上都是感性的命苦怨政府却毫无理智解决办法)不如从宏观角度提升个人格局干点实事。作者的表述同时让我看到一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是何等谦虚智慧。书中提及的一些“眼红”心理,放到现实生活的细节中同样成立。看到昔日与自己嬉闹的人变得比自己优秀,不是表示祝福同时从中学习,而是数落他人,片面诋毁他人成就的因素,这就是目光短浅盲目自负的劣根。
四、回馈地球,CSR
正当我认为这本书真是激进主义,从哲学上思考这样真的好么的时候…作者在最后的章节提问,“当你从地球上获利,你拿什么回馈地球”,我心里由衷佩服。我联想到中国人常说的“德”要“配位”,成功的顶层,不是更高一层的财富,而是一个人的“德行”。如果一个企业想长远发展,必然要思考自身的社会责任,然而国内现在有多少企业不是在资本市场的泡沫下浮躁不堪,昙花一现死而后生,能沉淀为百年品牌或以此为目标的企业有多少?CSR和Organizational culture一样,在中国企业里被实际执行的相对甚少,在国外却是一大重点。不得不说,“国际观”能够让人的大脑、视野,以及心,都变得更宽广,至少,能让你不成为一个成天为了琐事喋喋不休或因为一点小成就便沾沾自喜的“低智商患者”。
五、普世价值观与媒体衰退
最后再说一点感触较深的读后感,是本书在前面章节就表述到的关于“愚民政策”的推行以及媒介在其中如何兴风作浪。昨天,一法律妹子跟我说,许多做新闻的同学都放弃了这个职业,因为他们无法忍受目前新闻行业里的“潜规则”。我早年做传统媒介的时候,母亲再三叮嘱,叫我不得宣扬对社会大众不利的信息,说这是一个要向公众负责任的职业。那么,关于“媒体的职业道德”,在如此“自由化”的时代背景下,尚且存活多少值得质疑,一些再基本不过的道德变得“稀贵”而被夸张地歌颂,只能说一个社会媒体所展示的面貌,很大程度上就展现了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或者说正是作者笔下的“集体智商”。那么,就当今来看,的确恶俗不堪…
就Mark到此,仅为个人感触作为纪录,也许会有跟我持相近观点的读者能看见,姑且期待,也许也有比我看得更深远的人能加以点拨,毕竟同样的书,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领悟~ cheers!好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低智商社会》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