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读后感1000字
马克思叙述了那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那个“资本的时代”同时也是“革命的时代”,那个“大国崛起”的霸权世界,同时也是“女人为了贫困而卖身、孩子因为饥饿而辍学、男人因为愚昧而堕落”的“悲惨世界”。现在,毓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这种叙述风格复活了,他深入地探寻历史,能够把马克思的思想讲得如此鲜活,娓娓道来,又栩栩如生,就像看电影一样,毓海不断地变换情境,有历史的、国际的、现实的,一幕一幕场景犹如理论和现实的画卷,在马克思100多年前的预言与马克思身后的历史和现实的交光互影中,毓海以中国学者的气度和胸怀,以马克思主义信奉者的自觉,澄清马克思,还原马克思,回归马克思。这是一部引导我们阅读经典的经典。以下为摘抄:
正如今天的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乃至英属维京群岛一样,它们都不是工商业中心,更不是世界产业经济的核心,它们只是资本自由的天堂、是炒钱的核心与飞地,它们代表着一个资本与产业经济完全脱离的发展方式,或者说是资本剥削产业和劳动的发展方式。而马克思把这种发展方式称为“卑劣的劫掠制度”。
马克思说,正是在“人成为一般等价物”这一革命的基础上,在“人的价值”被货币化之后,方才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
如果按照奥日埃的说法,货币“来到世间,在一边脸上带着天生的血斑”,那么,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中财委负责人民币的发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套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信用为担保,不以黄金、白银、外汇为抵押发行的信用货币,它一举完成了中国货币制度的大革命,即从金属货币向着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的历史跨越。人民币的宗旨是:集中财富为资本,为人民解放战争、为建立独立自主的工农业和国防以及为民生服务。中国从此方才有了独立的货币政策。此前,从明代中期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的货币政策都是依附性的。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马克思提出的问题不是“社会主义会不会有一种更好的市场经济”,马克思的问题是:在阿姆斯特丹银行、英格兰银行、美联储之后,会有一个真正的“人民银行”出现吗?作为实体经济和产业经济的“仆人”,作为真正的“金融服务业”—为劳动服务的资本和为人民服务的金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