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_1400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1400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二十条摘要
1) 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 - 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
2) 产品设计时三个技巧
1. 尽量实践“用户参设计”的思想 --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产生内容
2. 让丰富经验的前辈Review把关
3. 找一些对产品还没有概念的同学,让他们使用并提出意见。
3) 给新手使用的产品,-- 大设计准则就是 - 无需阅读说明书就能上手。 (Don’t Make me Think)
4) 产品经理的职责 -- 产品规划,数据分析,用户研究(站在用户的角度,研究用户的心里),需求分析,功能设计(设计的细节尤为重要,可能一个细节的改进就能增加上万的用户,杠杆效应也十分明显,情愿把一半的功能做到尽可能完美也不要把全部功能都做成半吊子),项目管理,敏捷开发,etc.
5)怎么说表现了目标和观点,怎么做反映了行为,用户怎么说和怎么做经常是不一致的。用户说了很多需求,产品经理要听用户的但不要照着做,必须明确我们存在的价值,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6) 要学会做减法,少做就是多做,我们要有意识的“尽可能多地放弃”
7) 非产品经理: 接到一个人物,然后把它完成; 产品经理:发现一个问题,然后设法将其转化为一个任务来解决。
8) 需求的本质就是“问题”,问题的本质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减小这个差距有三种方式: 改变现状;降低理想;转移需求。
需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扩展(期望需求),增值(兴奋需求),参见KANO模型
9) Persona存在的更大意义 -- 当团队有新人加入时,可以迅速了解用户,理解产品,同时忙碌的无法关注细节的老板也可以利用Persona迅速进入状态,保证他们也能像创建者一样,时刻心中想着正确的用户形象。
10) 对于改版,除了“可用性测试”要在足够早的时候做意外,发布后也是有一些方法改进的。比如先从部分次级页面改起;又如新旧版本并存一段时间,并允许用户自由选择。
11) 我们应该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把数据分析的需求加进去,比如记录每个按钮的点击次数,统计每个用户的登陆频率等,这种典型的非功能需求对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
12) 做项目的目标无非是:多快好省(范围大,时间短,品质高,资源省)
13) 对于用户影响较大的升级,有时候采用“分流发布”,或者叫“灰度发布”,即让一部分用户先用,然后收集反馈再决定大面积发布的实际。
14) 长视者把目的当手段,短视者把手段当目的。
15) 需求评审: RPD评审,UC评审,Demo评审的统称。 需求评审通过,视为项目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称作“需求冻结”
16) 心理学里人脑的三种不同的加工水平: 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
- 本能水平的设计是基础,产品要有用,能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
- 行为水平的设计是保证产品要能用,顺利的解决用户的问题;
- 反思水平的设计是升华,是难以捉摸的“用得爽”
17) 规划师更多的是“结构化思维”,保证产品有用,能满足用户的某些需求,让产品“从无到有”; 设计师更多的是“形象化表达”,保证产品好用,能让用户用起来舒服,让产品“从有到优”
18) Mission是指“我们为什么而存在,要做什么事情”,必须是一个持久的事实。而Vision是说“我们希望成为什么”,是完成了Mission之后达到的境界,需要由组织内部的成员所定制,借由团队讨论,获得组织一致的共识,形成大家愿意全力以赴的未来方向。这些是我们做事的驱动力。
19) 大会决定小事,小会决定大事; 想要让会议不流于形式,就要把会议本身变成形式。
20) 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心中可以容纳相互矛盾的观点而无碍行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