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喝乌龙茶》读后感4000字
一、茶叶历史
关于茶树的人工种植,文字记载始于周,但茶学界公认是在汉代(蒙山茶)。
- 茶文化的萌芽:魏晋时期采叶做饼。
- 茶文化的形成:唐代蒸青饼茶。
- 茶文化的兴盛:宋代龙凤团茶。
- 茶文化的延续发展期:元代蒸青散叶茶。明代炒青散叶茶。清代制茶工艺发展,茶叶从单一的绿茶发展品质特征各异的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等。
- 茶文化的再现辉煌期:当代。
二、乌龙茶(青茶)
茶历经了原始社会咀嚼鲜叶生煮羹饮、晒干收藏、蒸青做饼、炒青散茶的演化过程。按茶树品种、生长环境、采茶时节、制作工艺、发酵程度轻重等可分为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介于不发酵茶(绿茶)与全发酵茶(红茶)之间,所以,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的醇厚滋味。
轻发酵乌龙茶类分别产自闽南和台湾一带,外形均为颗粒状;重发酵乌龙茶类分别产自福建闽北和广东一带,外形均为条索状。
乌龙茶按采摘时节可分为:春茶、夏茶、暑茶、秋茶。鲜叶在摘制的时侯一般以三叶一芽为标准。可分为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采茶时节跟气候也有着关系,一般雨天不适合采摘,有时因气候影响,对茶叶的品质也有着直接影响。
乌龙茶的发源地是闽南,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产于福建南部的乌龙茶中,最享盛誉的就是铁观音。
乌龙茶最初起源于武夷茶,约始于16世纪的明代,盛行于清代,它的品种按产地可具体分为四大产区,分别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
它们的区别是:
闽北乌龙:火焙香型高、沁人心脾。
闽南乌龙:清香幽雅、淡淡的花香。
广东乌龙:花香明显、高长。
台湾乌龙:香味纯、清、雅。
三、闽北乌龙
闽北乌龙以武夷岩茶为核心品种茶。
有人说:“那滋味是一种药味”。
也有人说:“那滋味是一种火味”。
然则领悟到武夷岩茶的人却说:“那滋味蕴含着独有的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山多悬崖绝壁,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种茶,有“盆栽式”茶园之称。在当地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之说,因而得名。
武夷岩茶春茶的采摘比较重要。当地茶农认为:“三天是茶,三天是草。”采摘时,鲜叶不宜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宜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
另外,武夷岩茶茶树生长较高,有的长在半山腰上,在古代,古人采摘茶叶的时候也有很独到的方法,专门训养了猴子采摘半山腰的茶叶。每年惊蛰时期,猴子就会挂上采茶“肚兜”跟着主人上山采茶,采完的茶叶,总会完整无缺地交给主人。
闽北乌龙以大红袍、武夷水仙、武夷肉桂最具有代表性。其中的武夷水仙、武夷肉桂被誉为武夷岩茶的后起之秀。“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早在清代咸丰年间就被评为“武夷四大名枞”。其中“大红袍”被美称为“岩茶王”,是武夷岩茶中的珍品
- 大红袍
产于福建武夷山。有“皇帝的身价,乞丐的外表”之称。
大红袍制作工艺程序为:采青、萎凋、摇青、炒青、揉捻、初焙、摊晾、拣剔、复焙、复拣。
干茶香气:浓郁的焙火香。冲泡后香气:香气馥郁,浓而高长,有特殊的蜜香。汤色:成琥珀色、浓艳明亮。滋味:甘醇鲜爽、齿颊留香、回甘鲜美、舌下生津、神清气爽。
- 铁罗汉
产于武夷山慧岩的内鬼洞。茶丛根植生长在狭窄的岩石缝隙中。
干茶色泽:乌黑油润。干茶香气:浓郁的焙火香。冲泡后香气:馥郁浓而高长,带有兰花香,高而持久。汤色:琥珀色、浓艳明亮。滋味:甘醇鲜爽、齿颊留香、回甘鲜美。
- 水金龟
产于武夷山兰谷岩牛栏坑。
干茶香气:浓郁的清香并带有淡淡的焙火香。冲泡后香气:芳香馥郁,香气浓而高长,带有绿茶之清香,高扬持久。汤色:绿里透红、明亮透彻。滋味:甘醇鲜爽、齿颊留香、滋味甘甜、浓而不苦。
- 白鸡冠
生长在武夷山一个名叫蛇洞的景点。
干茶香气:清香如兰带有淡淡的焙火香。冲泡后香气:香气馥郁浓而高长、带有兰花一般的清香、高扬持久。汤色:黄里透亮。是一款很不错的女士茶。
- 肉桂
也称玉桂,最早生长在武夷山慧苑岩。
干茶色泽:乌黑油润、中间透绿。干茶香气:浓郁蜜香并带有较强的焙火香。冲泡后香气:馥郁辛锐、有独特的果香、高扬持久。汤色:深橙黄色、清澈艳丽。滋味:甘醇鲜爽、浓而不苦涩、饮后齿颊留香。
- 武夷水仙
原产于建阳水吉大湖村的严义山祝仙洞。
干茶香气:带有淡淡花香。冲泡后香气:馥郁、浓而高长,有独特的兰花香,久闻不厌。冲泡汤色: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滋味:汤汁滑而稠、滋味醇厚、回甘明显、余香久留。
四、闽南乌龙
闽南乌龙是安溪乌龙的总称。
它的“绿”凝聚了大自然的气息,蕴含了世间百花的“香”。
在采摘时有“五不”之要求:一不折断叶片;二不折叠叶张;三不碰碎叶尖;四不带单片;五不带鱼叶和老梗。
目前境内保存的良种有60多个,铁观音、黄旦、本山、毛蟹、大叶乌龙、梅占等都属于全国知名良种。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
- 铁观音
产于福建安溪县西坪镇。
有观音韵,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干茶色泽:色泽砂绿。冲泡后香气:栀子花香,香味持久高长,冲泡至十几道香味犹存。汤色:黄中透绿、清澈艳丽。滋味:醇厚、喉底生津、齿颊留香。
- 黄金桂
又名黄旦、黄炎,产于安溪虎丘,属小乔木型茶树品种。色如“黄金”,奇香似“桂花”。
干茶色泽:色泽呈黄绿色。冲泡后香气:清香袭人,有明显的桂花香。汤色:金黄明亮透彻。滋味:滋味醇厚,回甘明显,久久留有余香。冲泡后叶底:叶片小而薄,黄中透绿,叶脉略带白色。
- 本山
产于安溪西坪尧阳,历史悠久。
冲泡后香气:清香幽长,有淡淡的花香味。汤色:清黄明亮透彻。滋味:滋味醇厚、回甘明显、久久留有余香。
毛蟹
原产于安溪县大坪乡,属灌木型茶树品种。
虽然比不上铁观音茶的韵味和黄旦茶的清香,但它有着爆米花般的焦香,韵味独特,又很耐泡,是乌龙茶的新品种。
干茶色泽:色泽褐绿。冲泡后香气:淡淡的清花香,香气持久。汤色:金黄透亮。滋味:入口有淡淡的水味,汤汁味略薄,清心回甘。
五、广东乌龙
广东乌主要产于广东汕头地区。
主要品种有: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广东乌龙、广东铁观音等。
- 凤凰单枞
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乡无崃山茶区。
按照香型不同又可分为密兰香型、芝兰香型、黄枝香型、肉桂香型、通天香型等
干茶色泽:褐黑油润,呈鳝鱼皮色,略带灰褐色。冲泡后香气:淡淡的兰花香,香气持久。汤色:金黄透亮似茶油。滋味:浓醇鲜爽、清心回甘。
- 凤凰水仙
原产于广东省潮安县凤凰山区
干茶色泽:墨绿油润透黄。冲泡后香气:淡淡的桂花香,香气持久。汤色:橙黄清澈透亮。滋味:浓醇甘甜,回甘明显。
- 岭头奇兰
产于广东省兴宁市南蛇岗一带,原产于饶平县溪镇岭头村。
干茶色泽:乌黑油润,砂绿明显。冲泡后香气:淡淡的兰花香,香气持久。汤色:金黄清澈透亮。滋味:汤厚浓醇,回甘明显。
- 岭头单枞
又称为白叶单枞,属广东乌龙中极品乌龙。
产于广东省饶平县坪溪镇岭头村。
干茶外形:条索微卷曲。干茶色泽:黄褐似鳝鱼色。冲泡后香气:兰花香中透着蜜香,香高浓郁持久。
六、台湾乌龙
台湾高山乌龙茶产于中国台湾南投县、嘉义县等地。
台湾地区山高地势险峻,都以高山为主,所以茶树生长缓慢,茶叶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
台湾多数都是高山乌龙,品种齐全,包括:冻顶乌龙、阿里山乌龙、文山包种、东方美人、梨山、杉林溪、翠玉、金宣等。
高山出产的茶叶有两大优势:
1、因为高山气候寒冷,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致使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等的含量,对甘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由于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于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优点。
- 冻顶乌龙
在冻顶山,是台湾地区凤凰山的一个支脉。
干茶色泽:翠绿有光泽。冲泡后香气:自然的花香。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明显。
- 阿里山乌龙茶
产地在台湾嘉义县竹崎乡海跋1200~1400米的高山上。
干茶色泽:翠绿有光泽。冲泡后香气:自然的花香明显,高长持久。汤色:黄中透绿、清澈明亮。滋味:齿颊留香、回甘明显。
- 文山包种
产于台北市文山区,
干茶色泽:色泽翠绿。冲泡后香气:香高清幽,美誉“露凝香”。汤色:黄中透绿,清澈明亮。滋味:甘醇香浓,回甘明显。
- 白毫乌龙
亦称“东方美人”。
产于台湾地区新竹县北埔一带。
据说在夏季容易受小绿叶蝉虫叮咬为害,茶叶受叮咬后,反而形成了较多的甜果香类物质。
干茶色泽:俗称无色,呈现出红、黄、白、褐、绿5种颜色。冲泡后香气:带有甜甜的蜜香。汤色:呈琥珀色,是台湾乌龙中最具有特色的汤色,艳丽夺目,特别吸引女性,看了过目不忘。滋味:温柔顺口、茶香四溢、回甘甘甜。
七、补充
茶则:用于取茶叶
茶夹:烫杯时用来夹杯
茶漏:置茶时放于壶口,防止茶叶外漏
茶导:投茶时用于拨取干茶
茶针:用于疏通壶嘴
公道杯:用于综合茶汤,使茶汤浓淡均匀
闻香杯:用来品闻茶香
茶菏:欣赏干茶之外形时放置干茶以供鉴赏
茶巾:泡茶的过程中随时蘸干壶底及杯底的茶汤
冲泡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泡茶一般不喝,将它直接注入茶海,称之为“乌龙入海”。
品啜一杯茶分三口品:品第一口时将茶汤含在口中,吸气并打滚;品第二口时则将茶汤含在口中并咀嚼;品第三口时则一饮而尽,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好地品出茶的真味。
八、乌龙茶保健功效
1、提升自律神经、副交感神经、提高能量代谢的活动
2、辅助降血压、抗肿瘤功效
3、提神益思
4、预防蛀牙
5、美容保健功效
6、减肥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爱喝乌龙茶》读后感_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