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吴帝国》读后感_800字

《东吴帝国》读后感800字

很长一段时间的误会里,我下意识觉得“东风不与周郎便”的下一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并且觉得说的是东吴早逝的都督们……

开始看这本书的引子还是某天和小哥讨论,如果以一个人的视角切入整个三国时期,谁最适合做主人公,我们都认为是陆议,可以从庐江的太守说起,从孔雀东南飞说起,从陌上的秦罗敷说起,串起中原袁家,吴地的四大家,正剧向可以讲赤壁石亭和夷陵,宫斗向可以讲二宫之争含恨而亡,伦理剧可以讲国仇家恨灭门惨案却认仇人做主公,偶像剧可以讲被迫联姻远嫁异乡的孙小姐和仇人的女儿孙小姐的侄女陆孙氏,故事甚至可以延伸到八王之乱,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家族能在三国乱世绵延那么久。嗯,大纲都好了,你可以动笔了~

说到小说正文,我最感动的点是伯符的出场率太太太高了,一个死在建安五年的人能在回忆里有那么多笔墨,真是让人好生感动。早逝似乎是东吴的宿命,从孙坚和他的三个儿子,到三个都督,再到孙权的儿子们,不过,庆幸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们的早逝给了太多的幻想空间。作为伯符的小迷妹,一直在想如果孙策不那么浪,和周瑜一起应该可以搞一搞事情的,官渡也许会更精彩一点点……这儿必须要Mark一下的是为什么古往今来周瑜的形象都很文弱?但是其实公瑾是很鹰派的武将啊,和同样是世家子弟的陆议做比对,私以为他仅仅算孙策的爪牙而伯言可以算作孙权的王佐之才了,在看到周瑜形象影视化之前,他在我心中大概就类似于典韦之于曹操吧。

至于本书的主人公,孙大帝,抱歉,真是一点都不想提他。

说完所有的身前事,站在公元300年的时空,东吴君臣里的最后赢家应该还是陆家吧,临终领罪的是陆议,挽广厦将倾的却还是陆抗,当南方的风吹过云间的陆机陆云,他们流淌着伯符的血脉,陆康的血脉,和这个叫东吴的帝国再也没有一点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东吴帝国》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