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屋》读后感1300字
读《海边的屋》有感
――他的文字自带光芒
第一次认识曹文轩这个儿童作家是因为他获得了安徒生奖,就像当初第一次接触到莫言这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一样。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怎么会特意地去关注儿童作家,上次看童话书还是在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多有趣呀!一本《安徒生童话》看了一遍又一遍。人鱼公主,丑小鸭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些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故事情节也给了最初的关于世界的想象力。
上次在央视“开讲啦”栏目看到了曹老师的演讲。他的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认同,一席演讲,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最让我认同的一点就是:教育孩子,让孩子成长,不能一味地弯下腰给孩子讲故事,有些孩子也喜欢仰视大人。在听完他的演讲后,我开始慢慢思考很多关于儿童文学的问题。
最细腻地了解一个作家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文字,所以,我开始尝试着进入他的文学世界。《海边的屋》是我拜读的第一本书,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两个字:温暖。
从写作技巧上来看,他的细节描写刻画得让人动容。很少有作家愿意以如此细腻的视角去展现孩子的内心。同时,无论是人物描写还是环境描写,他的文字总给人以心灵的共鸣。当读到雅妮一个弱小的女孩子独自一人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的时候,我的眼眶开始湿润,我甚至可以感受到她滚下楼梯时的痛,她的伤同样出现在我心里。妈妈的去世,给了爸爸难以想象的打击,整天买醉自醉,过着浑浑噩噩的糜烂生活。可以理解失去一生挚爱的痛苦,但是无法原谅一个男人失去最基本的理性,丢弃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责任。爱情固然伟大,但是责任却更加重要,没有承担,什么都是虚无。
雅妮是幸运的,她曾经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和谐家庭,但她同样是不幸的,悲剧的突入袭来,让她被迫更快地成长,她在如此幼小的年纪承担了太多太多……她哭泣,她也坚强;她难过,她也勇敢,以一己之见顽强地与现实抗争,守护着那份怀念的家的温暖。最后,她在和现实负隅抵抗后选择妥协,狠狠地朝父亲的心射了一箭。她的离开,也让这个憔悴男人真正清醒。父爱始终无法割离,女儿始终是父亲的情人,她还是回来了,深情地拥抱那个曾经让她又爱又恨的男人。
从主题上看,他在书中所想要表达的就是,孩子成长中那些动人的元素始终会被一些善良的人温柔以待。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世界总是在改变,包括孩子眼中那个与众不同的世界。或充满了温情,或也有些许悲凉,不一定都是五彩斑斓的,但一定存在着一份特殊的温存,这份温存会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里。
在他的文字里,人性的温暖无处不在,亲情,友情,爱情包括邻里之情。在儿童文学里,不仅仅有喜剧,要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天真烂漫。但也要有悲剧,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人间冷暖,因为没有人的成长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我觉得他的作品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其寓教于乐,授理于悲。中国需要更多给予孩子成长更多帮助的作家,而曹老师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希望我们都是孩子,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那份无比宝贵的善良;希望我们都不是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中难以预料的困难。
做有温度的写作者,写有力度的好文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海边的屋》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