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偶尔产生那种“如果能回到那一年就好了”的念头?觉得回到那一年,以我们当下的见识和心态,很多事都能被改变。36岁的大学老师郝回归人生不尽如人意,一眼看得到终点。他很想回到自己的17岁,回到那个阳光而天真的时代,重新来过。一次偶然,他真的回去了。只不过,他并没有重新来过的机会。他依然36岁。他成了高三实习班主任。班级里,他遇见了17岁的自己——一塌糊涂的刘大志。郝回归知道刘大志的未来,也知道他的幸与不幸。他想改变他。然而,当36岁的世故遇见17岁的热血,一切远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有一天,你也遇见了从前或未来的自己,你会想什么?你会相信吗?你会对他说什么?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最近几年很多穿越到青春期的电视剧,电影,《我在未来等你》是众多穿越中的一种。但是它明显不同的事,小说里所有的故事都是作者真真实实在高三时段所经历过的。
作者(刘大志)以郝老师的身份回到高三时代,成为了高三时期的自己;微笑(一直喜欢的女孩);陈小武(从小的竹马);陈桐(高三从理科班转到文科班,从相互看不惯到成为好兄弟);叮当(刘大志表妹)的老师。
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桐这条故事线:故事中将作者是一个清楚未来,对文科班甚至五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尽管如此,作者本着改变17岁的自己,以及身边这几位好友,而不是故事最终结局的态度。讲述的是高三这一年刘大志,陈桐,陈小武,叮当,微笑之间的故事和成长。故事里都是青春该有的样子,没有狗血的剧情,没有玛丽苏的女主。特别是陈桐,一个理科班的学霸,校草,为了能够自己把握命运,而不是成为家人炫耀的筹码,不顾家人反对,转到文科班。从对刘大志,陈小武的看不惯,到后来成为一辈子的兄弟。先是为了郝老师,三人一起参加校运会的5000米比赛;想办法让叮当跟微笑重归于好;主动帮刘大志顶替泼油漆的罪名,失去高考加20分的机会;到最后跟刘大志去救陈小武,为了保护大志,被砸脑震荡,导致高考失利。这成了陈小武跟刘大志对陈桐的一辈子的愧疚。回到过去的郝老师,在这场打抖中拼命护住了陈桐这一行为,强烈的表达出了作者对陈桐的愧疚,希望如果真的可以,作者希望那场打斗中真正受伤的是自己。
除陈桐,刘大志之外,微笑,叮当,陈小武都有故事,再次就不啰嗦了。最后其实挺希望这个拍成一部电视或电影。《我在未来等你》是一部青春该有的故事。温暖,积极,欢笑,泪水,从轻易认怂到不轻言失败……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憧憬—激情—动力 ——《我在未来等你》
36岁的郝回归,(17岁之前叫刘大志,17岁时父母离婚改名郝回归随母亲姓)在母亲的鞭策下考入大学并留校任教,过着周围人羡慕的安稳的日子,至今仍未对在美国的心仪的她表白,但他的心里一直在对自己质疑:这是你想要的吗?你就这样被别人羡慕安稳可自己感觉茫然的往前走吗?还能让我回到17岁吗?这一个个问号在郝回归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直到在他表妹叮当和表妹夫陈小武女儿百日庆宴上,他看到前来贺喜的高中同学,看到他们一个个神采飞扬,走上社会变得已不是当年高中一起时的模样,并对他一成不变的现在视若罔闻不闻不问的样子,他感觉他们已不再是高中时的那一帮,他们感觉他不也挺好吗?可郝回归心里总是不爽,他要从此改变自己,让自己归于他们中,让自己再不要不能追随内心,勇敢做自己想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这种种期望和憧憬终于在他遇到17岁的自己后慢慢得到回响和释放,故事情节重新回到高中环境,那时候的刘大志,微笑,叮当,陈小武,陈桐五个人在青春的岁月里,每个人对理想,对人生都有自己鲜明的方向和动力,但总也离不开父母的期望和牵绊,在追逐梦想中有迷茫有失望,那种想要飞的高飞的远的梦想,那种敢说敢做的勇气,还有那种互相鼓励和支持的坚忍,在郝回归重新见识了17岁的他们以后,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的那颗安稳茫然不自信的心,故事随着郝回归看到17岁的他们都能够幸福地走向自己想走的人生之路时,自己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动力和希望,其实我们每个人只需做好当前,不虚亏,不偏执,都会敢于拥抱未来的自己。
刘同老师用这种文风写出一篇如此有魅力的励志小说感觉让走过的人重新活力了一把,让未过来人憧憬美好前程,那对正在走过的人更是镜中人了一样自信洋溢青春激荡,未来我们相约相伴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在未来等你」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