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嘉靖即位、“议礼之争”开始。嘉靖皇帝借“议礼之争”清除了一批前朝旧臣,总揽大权。此后他的生活日渐腐化,一心想得道成仙,国家大事抛诸脑后,奸相严嵩因此得以长期把持大权。同时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东南沿海的倭寇和北方的蒙古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因此,本书主要讲述了朝廷的权力之争和边疆的抗倭斗争。惊心动魄的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必将使您欲罢不能。
明朝那些事儿4 读后感 第(1)篇第四本
这一本看的很是痛苦,人物多,关系复杂,而且大多不甚熟悉,很是头疼,有些部分甚至返回去看两三遍都没搞太清楚。本周也是很忙,所以效率不甚很高,无奈....
总之,总算是看完了,即使一知半解也好,留待后续有余地去重阅。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真理:正义和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旷课。”
这句话在看完本书后久久在脑海中出现,或许是本书中大奸大恶之人太多了!并非我不同情那些人,而是,我觉得一个是非分明的人都不能理解严嵩父子、胡宗宪、徐海、汪直等一些人的作为。他们都是一群贪得无厌的人,为钱为权,牺牲多少人的性命和利益。就算得承认,他们确实很聪明,很有手段,但是,但是他们却大都是没有良心的。这些人的故事每每想来都深觉可怕,若果活在这些人的手下,该是多么悲剧的事,宁愿死还是苟且活?....不敢想,还好我非当时人。
戚继光是这本书的一个英雄人物,抗倭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那个航海战斗技术没有如今发达的年代。那些倭寇说是日本人,可更多还是本朝人,是成了海盗的本朝人。戚确实是个人才,世代为官,到他十岁能当四品官,可惜是个寒酸的官员,但是无论如何,还说挺佩服这个人物。
嘉靖皇帝在挺多影视剧里见过,这个皇帝有点意思,求长生不老,修道却被道士糊弄。很多时候觉得他是挺聪明的人,只随性而活,揣着明白装糊涂,纵容奸人当道,但是下狠手的时候也绝不手软。
即使看的痛苦了些,但是,算是看完了,历史中的人物事件,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后人其实对这些人和事都没多少指手画脚的资格,他们只是活成了他们的模样,我们也都以自己的模样活着,但是,那些人和事总能给我们某些启示和指引。
2017/04/02当归 于深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明朝那些事儿4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