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阿Q正传(公版) 读后感

阿Q正传(公版)

作者:鲁迅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小说。该书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该书创作于1921年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

阿Q正传(公版)在线阅读地址

阿Q正传(公版) 读后感 第(1)篇

在我看来,阿Q所秉承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病态的、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态度。
当他自己被人欺负的时候,就将自己的愤愤不平转移到自己看不起的人身上。自己本是弱者,却并不能以惺惺相惜之心去关心弱者,反而是将别人当作自己的出气筒,在“人吃人”的社会里,这本来就是一种病态、麻木的价值观。而他在每一次的失利中,都能通过“精神暗示”来让自己获胜,但问题的关键并没有得以解决,那么既然是消极的自我暗示,那本来只是在维持他可怜又可悲的、甚至不堪一击的自卑罢了。 纵然当时的人们都有这样的心理,阿Q只是万千国人的一个缩影。这样的“精神胜利”只能是精神上的调节,却无法改变现实问题。那既然整个国家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国人仅以这样的“精神暗示”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问题,那鲁迅先生写下此文的意义在于何处?从中学时代起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读完之后总有一种沉重感。文字是生活的缩影,以暴力去革命大抵是强盗般的行为,而唯有思想上的觉醒是刻不容缓的。那既然是思想上的革新,又为何要依靠着病态的“精神胜利法”在黑暗麻木的社会里苟延残喘呢?
其实让我特别触动的是小说的末尾,以大团圆为题,当阿Q并不知道自己画一个圆有何意义之时,殊不知这已成为他画押认罪的证据。当阿Q被游街示众之时,挤满了的国人之中,多半并不满足,在他们看来,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倘若我们生在那样的年代里,是否也只会成为一名拍手叫好的看客?我们只顾挤到闹市之中看戏,却殊不知自己早已是戏中人。麻木不仁且愚钝的灵魂,何时才能苏醒?其实最痛苦的不是尚未觉醒的人,而是想要改变却无力改变这个满目疮痍的现实社会的人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阿Q正传(公版)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