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袁氏当国 读后感

袁氏当国

作者:唐德刚

上自孙文缔造共和肇始,下逮蔡锷护国运动兴起,袁世凯当国之年,国可谓不兴,民可谓不幸。民国开国前后,垂帘听政而无术支配的隆裕太后,拥一对寡妇孤儿入承大统的摄政王载沣,帝制回头泡沫王朝的悲剧人物袁世凯,建国蓝图的最高当国者孙中山,有野心也有理论基础的组织家宋教仁,有将无兵的光杆司令黄兴,从美国吹来帝制东风的宪法顾问古德诺,始共和终帝制而误袁氏的杨度,自我贴金或他人捧场为帝制派的“六君子”,国人眼里的大草包袁克定,以一篇文章闹垮一个洪宪王朝的梁启超,泡沫战争里的蔡锷……孙文总统的就职典礼,是这个新时代的开端。旧的帝制逐渐在历史的海洋中,缓缓沉没;新的民主政治在眼前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成长虽缓,终必有大盛之时。袁世凯如何在晚清政府和国民革命军政府之间养敌自重以觊觎总统宝座,宋教仁刺杀案的历史谜团到底暗示了什么背景,孙中山的个性对他改造国民党以谋求革命有何影响,袁氏当国时期的内政外交如何复杂多变,筹安会“六君子”与袁氏政府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不该遗忘的古德诺教授的政治理念是什么。唐先生凭借其一贯的学者气节,不依风附草,不人云亦云,坚持论从史出,坚持言必有据。

袁氏当国在线阅读地址

袁氏当国 读后感 第(1)篇

大争之世,时无英雄

袁氏当国这本书,初看时以为又是一本不入流的野史,试读一二章后,发现其实不然。后人在回顾先人的时候,总是难免会用一种上帝视角去审视,这种审视在看待大历史的时候,可以很好的给予我们一种突破时空的先见之明从而发现历史的规律。可是当我们把这种视角用到人的身上的时候,就难免会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待历史人物就是会非黑即白的看待。

一如摄影。上帝视角有如航拍,当看到网友PO出的杭州西湖航拍图、蓟州长城图的时候,那一瞬间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最终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亲临长城、相机记下的一草一木,一城一石、以及门口那队可爱的石狮子,上书:“我是马来西亚华人,我深深的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长期的受制于正史的观点,使得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落在人们眼中的形象,变得越开越脸谱化。革命家就是革命家,孙中山就是孙中山,宋教仁就是宋教仁。革命党都是光明磊落一往无前的好人。

袁氏当国这本书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切片,或者说是近代风流人物的切片。全书看完,领导真正领导辛亥革命的革命党领袖是宋教仁,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不过是空谈误国,黄兴真不愧为立德立功的亚圣。

老先生借袁世凯登基这一话题度极高的历史事件,引出中国从君主专制到共和民主的曲折艰辛破而后立,同时又将袁世凯其人的复杂性格矛盾的理想抱负娓娓道来。不禁想到,在袁大统领的心中,四百年尔后有圣人出,上个圣人是王守仁,下个是不是就是他袁世凯呢?

只可惜需要英雄的时代是最可悲的时代。

没有英雄的时代,又是最可怜的时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袁氏当国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