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读后感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

作者:清秋子

本书以70年代知青的爱情和劳动生活切入,以大散文笔法,回忆了作者当知青八年的艰难经历。对那个时代的一些人与事做了全新角度的描述,注重真实细节。回忆中所涉及的那个时代的知青之恋,极有特色,充满真诚,作品以非虚构的笔法再现真实情景,记录了知青一代坎坷、执着的感情经历。本书在展示知青一代沉重的生命足迹的同时,也展示了上一代人纯真、向上的精神世界。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在线阅读地址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读后感 第(1)篇

童年记忆
在kindle上看了《我是老三届》,上了豆瓣才知道原来这么冷门,没有笔记,没有书评,连短评也没几条。好吧,再次感受到自己的不合群,就当自嗨了一把。
这本书的作者我都没听说过,当然,也跟我读书少有关。清秋子这个笔名很有古典韵味,很容易让我联想到金庸笔下的大侠。不过这个大侠很有趣,文字很通俗,记录下的东西同样很俗气,尤其是前几个章节的内容,让我记起了自己的童年。
我从小生活在镇里。镇是一种行政单位,但在我小孩这一代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概念了,尤其在深圳这样的城市里。镇,是比乡更高一级别的行政单位,乡下面是村,乡村对我也是没有概念的,不像我老婆,是在村里长大的。
小时候是很穷的,因为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不只是我们家,大家都是穷人,记得我妈这几年告诉我的,她和老爸还是借钱结婚的。因为穷,就没有穷讲究,尤其是卫生状况,按现在的标准那简直是没法活了,记得有次老爸回忆说有个武汉的生意伙伴,到了我们镇上,在所谓的餐馆里吃饭,根本不敢拿筷子,当时他以为对方在装逼,现在看来太正常了。那还是90年代初的时候,80年代初的情形更难以想象。
卫生状况最差的还是厕所,那时候哪有卫生间的概念。镇里就只有几个公共厕所,都离家有段距离,那个卫生状况,现在想想简直是触目惊心。和这本书中记录的差不多,基本上头上绿头苍蝇翩翩起舞,脚下肥腻的蛆虫满地打滚,无可奈何的蹲下去,还得注意投弹的角度,要不然溅起来的粪汁很容易细心的贴到自己的屁股蛋上。记得还有次不小心,脚一滑,一只腿掉到粪坑里,幸好本能得用手撑住了,要不然真是要被屎尿淹死,想想都后怕。
书中记录的是东北的农村,它的建筑结构跟南方有明显区别,不过我老婆小时候生活在河北农村,十几年前结婚的时候回去呆过几天,也算有点认识了。房屋结构和书中描写的差不多,和南方区别最大的是火炕,以前还真没见过,一大家子躺在一个炕上感觉有点怪怪的。当然,可能当年是新女婿头一次上门,还是有照顾,可以和老婆单独在西屋的住。外屋的锅也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以前还真没见过那么大的锅,书中说直径超过一米,我看也差不多,感觉都可以煮一整头猪了。房山头的印象就不深了,似乎是当成了杂物间,当年是冬天去的,也没见到黄白之物。这些算是我替老婆回忆的童年了。
除了这些零零散散的记录,其实这本书主要还是回忆作者自己文革期间的生活经历,不过我对这些没有什么切身感受,而且这本书本身记录得也凌乱,说不出有多少印象,只拿出点童年记忆当成读书后的共鸣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是老三届:60年代的青春记忆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