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是刘慈欣的偶像!阿瑟·克拉克,伟大的太空预言家!他是“科幻三巨头”之一,比肩阿西莫夫。《童年的终结》被评为《轨迹》“永恒经典”第三位,对外星人和生物进化做出了大胆幻想。外星人突然降临地球,用压倒性的科技接管了人类社会。战争、饥饿、疾病等一切灾难都被消除,世界变得过于平静。但是,仍然有人对这诡异、颓废的平静感到不安。外星人为什么不愿露面?科技发达的他们,为什么要调查地球上的神秘学?他们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没人意识到,随着让人类难以想象的真相揭露,全人类的童年期将走向终结……
童年的终结 读后感 第(1)篇这真的,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如大家所言,第一部分的展开平淡又略显乏味,突如其来的飞船像影子笼罩着世界,温和地改变了文明的进程。在对超主的技术进行近似崇拜的描写后,我几乎认定他们是奴役人类的主角。
随后的第二部分,是惯常的人类社交活动。聚会、聊天,人们适应了超主的存在,没有了战争、竞赛和一切可能的威胁,生活变得平静又乏味。在超主的“保护”之下,人类放弃了研究与探索。那么,人类进化就到此为止了吗?
直到第三部分,瑰丽的画面一页一页翻开,仿佛穿过了被树林层层遮蔽的山坡,眼前景色豁然开朗。人类实现的突破竟然是纯意识的,就像量子跃迁,人类一步跨越到“超智”,成为宇宙主宰的一部分。而之前作为强大技术流而存在的超主,只是协助超智达到终点的工具。所以童年的终结,是指成为超智之前,人类作为有形生命体的懵懂的存在。
这一部分我想起了EVA(剧版)的人类补完计划,想起了2001太空漫游里黑色的石碑,想起了降临、星际穿越等科幻片的剧情,当然还有三体里最经典的二相箔和三个太阳设定。看看这书写成的年代,称阿瑟.克拉克为科幻教父毫不为过。
科技就是人类进步的武器吗?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利器没错,但也有可能这是一条歧途。意识,不可琢磨、隐藏在海底的冰山,是否才是真正的进化突破口?
书里提到了一个有关时间的观点很奇妙。生活在三维世界的人类,默认时间是向前延伸的单行线,但在更高维度,时间可以是环形的,甚至平面的、立体的、无形的,就像你可以在二维世界随意穿行,高维世界的生命体也可以在三维世界随意穿行。那么,出现在各个宗教中古老而相似神迹、剧情与启示,是否意味着人类的终点而不是起点?
好的作品能带给人莫大的启发,颠覆以往的认知,唤起你无尽的好奇。无怪乎刘慈欣说自己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拙劣的模仿。
五星推荐!
五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