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简史》讲述了公司战略数十年中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在60年代之前,大多数公司甚至还没有意识到战略这一概念的存在。在日后一手创办了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布鲁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看来,当时的公司对自己并没有定位。但是在之后,亨德森提出的战略概念,却使得整个公司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是使整个企业界的管理导向有了从具体运营向宏观战略的重大转变。
战略简史读后感 第(1)篇战略在商业领域作为一个西方世界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商业世界似乎一直颇为尴尬。在实用主义至上的中国企业家来看,战略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难以落地,所以不切实际和空虚无用。而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市场爆发式的增长和需求巨量的释放,更受关注的往往是那些叱咤风云的企业领导者,而战略所创造的影响也着实颇为有限。但是在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战略却在帮助美国企业击败日本竞争者,全面提升企业运转效率和竞争力,实现企业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那么这其中对战略认知和价值创造的差距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或许这本书从历史的视角看待战略理念与方法的发展过程会给我们一些独特的启发。
与早已汗牛充栋战略类书籍相比,《战略简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着墨于这些战略理论与方法的优势,也没有说到底如何运用战略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而是瞄准了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战略到底是因何而存在又是如何发展的。作为资深媒体人士,作者不仅深入访谈了推动战略发展的众多咨询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核心人物;在哈佛商业评论任主编多年的经历,也让他可以时刻感受着战略发展的脉搏。在这样独特的优势之下,他才能以一个超然的视角,从时间和空间上来观察战略这个理念与方法的复杂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完整过程。而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业书籍作者,他也通过深厚文学功底,以结合商业传记和学术研究的独特方法,清晰的逻辑和有说服力的讲述,将战略思想的发展和推动战略发展的人与组织的历史巧妙的融合起来,形成了一幅展示半个多世纪以来战略改变世界和推动经济发展波澜壮阔的完美画卷。
而现在的中国正在以大国身份逐渐融入全球格局,中国企业也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走向全球市场,面对贸易战的袭来和国际、国内环境的日趋复杂,中国企业必须摆脱过去那种仰赖资源、政策和市场红利一路狂奔的野蛮生长方式,而迈入一个能够融入全球市场和遵循国际竞争规则,能够得到全球竞争者认可和尊敬的全新时代。而在这个时代里,中国企业必须学会通过全新的方式创造自身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建立自身的独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战略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欧美企业通过战略构建自身优势,从成长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路径显然有其必要性,而本书也正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独特视角,能够让我们完整地看到这一过程。相信这也会对中国企业形成强大的战略意识和能力,从而屹立于世界商业企业领域潮头提供重要的参考。